最近非常熱門的一本書《書穿七零:末世大佬的養女日常》,它的作者是硬糖白桃味,主角是俞裡裡俞紅霞。簡介:俞裡裡對這本書的記憶已經很久遠了,甚至連男女主的名字都想不起來,只是對這個因為要強而被氣死的女炮灰略感惋惜,又因為是自己最後看的一本閒書,這才能在穿越後第一時間意識到自己進入了書中世界。聽見俞裡裡的聲…
《書穿七零:末世大佬的養女日常》第2章 我要離婚
俞裡裡對這本書的記憶已經很久遠了,甚至連男女主的名字都想不起來,只是對這個因為要強而被氣死的女炮灰略感惋惜,又因為是自己最後看的一本閒書,這才能在穿越後第一時間意識到自己進入了書中世界。
聽見俞裡裡的聲音,二丫三丫沒啥想法,習慣性的站起身,二丫去扯三丫的手,三丫卻低著頭把手上的泥土和草汁抹在了看不出原本顏色的打滿補丁的衣服上面,呆萌又認真,直到手上沒了不舒服的感覺,她才拉住二姐伸過來的手。
肖二丫也不催她,就這麼聽著林老太突然拔高的罵聲,安安靜靜的等著妹妹。
“俞紅霞你瞎了是不是,看不見她們活還沒幹完吶?你咋當媽呢?姑娘挺老大,不幹活想死啊……我艹&¥#……¥*%……%……&¥……”
俞裡裡懶得搭理林老太,髒話這方面,她自愧不如,也就不班門弄斧了!
而且,當務之急並不是跟林老太吵架。
說實在,能吵架的,那都是還想往一塊過的,畢竟吵架也是一種表達訴求的方式,雙方清楚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想要往好了過,就會適當妥協。
真正不想往一塊過了,就都是俞裡裡此刻的狀態,多說一句話都嫌浪費口水,趁早離婚才最重要。
她煩躁的皺眉,往前走了幾步,伸手攬過兩個孩子,將她們迎回了屋裡。
蓬頭垢面的肖力軍緊趕慢趕追了兩步,想說什麼,就聽見那老舊的破門‘砰’的關上,緊跟著‘哐啷’一聲,從來都不插的門,這會兒竟然插上了。
人高馬大的肖力軍和那踱著小腳的林老太臉色齊齊陰沉下來。
聽著林老太罵人的聲音,幾個孩子看著俞裡裡時都是慌慌的神色。
俞裡裡卻很是淡然,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叫罵和垃圾沒有任何區別,她又不是垃圾桶,憑什麼要接著。
她把兩個孩子的手按在水盆裡洗了個乾淨,又把門口一邊往門外偷看,一邊害怕到顫抖的肖大丫叫到身前,俞裡裡彷彿自帶屏蔽器一般,直接無視林老太暴怒的罵聲,和三個孩子商量起了以後的事情。
“你們爸抱回來一個孩子的事,你們也都知道了吧!”
肖力軍抱回來的那個孩子就是俞裡裡當初看的那本書裡的男主角,他是肖力軍在外面和別人生的,卻想要抱回來給原身養,騙原身說這個孩子是廠裡一個救過他命的同志的遺腹子,現在那同志的妻子要改嫁,誰都不想要這個孩子,他才把孩子抱回來養的。
原身又不是大傻子,一眼就看出那孩子眉眼和肖力軍如出一轍,當場就炸了。
可惜這個年代沒有DNA檢測,她根本沒有證據證明這個孩子是肖力軍的。
反倒是肖力軍手裡有廠子開的證明,拿著這個證明,就能接那個去世的同志的班。既算是得到了工作單位的普遍認可,也算是堵住了周遭親朋的悠悠眾口。
放養一個孩子得到一份工作,在這個時代幾乎沒有誰能拒絕,所以不等原身表態,全家就一致通過了。
原身的態度根本不重要,她十年的經營更是不值一提。
也讓原身深刻的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屬於自己,而是成了肖家的一部分,徹底失去自我存在的價值,所思所行都要以肖家利益為先,自己的原則,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一切在肖家的利益面前都不再重要。
或許對於肖家人來說,原身本來也不過是他們通往美好生活的工具,哪來的那麼多感情和心疼。
可對於原身來說,這種認知基本否定了她存在的所有意義和價值。
那一夜,原身輾轉反側,不忠的婚姻,婆家的態度,糟糕的生活,無力改變的現狀,都成了壓在她心頭的大山,一座一座厚重無比……
她不知道自己的日子怎麼就過成了這樣,明明她有文化有知識,也勤快,還努力,怎麼就活的連自我都沒有了呢?
這種認知讓她越想越是生氣,有時候氣肖力軍不是人,有時候氣林老太,氣肖家人虛偽,還有時候氣自己太不爭氣,氣著氣著,就氣的腦出血,一命嗚呼了……
俞裡裡對原身十分同情,但她也不會為了原身的責任奉獻自己。
她不可能和渣男接著過日子,當然了,別說是渣男,就是絕世無敵的好男人,她也不會跟對方接著過日子。
和感情無關,和倫理有關。
雖然她們共用了一個身體,可她們擁有的是兩個獨立的人格,不可能因此而模糊道德的邊界和真實的自我。
所以離婚,勢在必行。
聽見俞裡裡的問話,大丫和二丫點了點頭,她們早就沒了同齡孩子的懵懂,這些年的經歷讓她們已經具備了一定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俞裡裡話音沒停,將三個孩子依次抱到了炕上,自己也坐在了炕沿邊上,用盡可能平等的態度和她們商量。
“那個孩子我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但是你們爸爸奶奶和大伯三叔都已經同意了,我也沒有辦法扭轉他們的意見,所以我想了兩天,決定要和你們父親離婚。”
這個年代離婚不好聽,還是個丟人的事,可能還要涉及到作風問題等等,尤其對女人總是無比苛責,屯子裡的人家不管打到什麼地步都對付著過,從來都沒人提過離婚什麼的。
甚至三個孩子聽到離婚,表現出來的不是牴觸,而是迷茫。
“離婚就是我和你們的父親肖力軍同志將要結束婚姻關係,從此不再生活在一起,跟你們說這些,是想讓你們考慮一下,以後跟著誰生活。”
俞裡裡肯定不想要孩子,她只是對這三個孩子有責任,可並沒有感情,以後會給她們錢,給她們物資,卻不願意跟她們糾纏在一起。
有那個功夫,她更願意消消停停的過自己的日子,享受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們跟爸爸,那以後就會繼續留在這裡生活,以前日子怎麼過,以後也差不多,我會定期給你們送錢送物資,如果你們受欺負,我也會替你們出頭,除了不在一起生活,我永遠都是你們的母親。”
孩子們聽不懂離婚的意思,可卻瞬間明白了俞裡裡的打算,三個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驚慌。
俞裡裡沒有安慰,而是繼續說道。
“如果你們要想跟我,那咱們就要離開這裡了,你爸未必會給咱們幫助,以後的日子我也不敢保證會過的比現在好……”
俞裡裡對自己有很清楚的認知,她就是個站在風口的普通人,雖然站在風口的生活有著頂風的壓力,但平凡的日子也有平凡的煩惱。
她的能力可以保證三個孩子不愁吃穿,卻堵不住別人指指點點的破嘴,也無法徹底解決那些滿是偏見的不公之事。
她不在乎以後會不會落得埋怨,只是不願意浪費自己好不容易失而復得的生命。
給錢給物資,已經是她能想到的最適合自己也最負責任的方式了。
只是可惜,不等她說完,年紀不大的肖二丫率先開口,斬釘截鐵的說道。
“媽,我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