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小说
精品美文小说推荐

我在东汉搞经济小说,我在东汉搞经济免费阅读

热门网络作者坤平的新书我在东汉搞经济推荐大家阅读,本书的主角是刘和蔡文姬。简介: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立秋,距黄巾起义不足半年。青州北海郡,高密潍河旁。一处简易朴素,干净卫生的草棚依水而建。里面有摆放整齐的粥桶,和叠在筐中的木碗。“嗟!来食!”粥铺前挤满了四处逃荒的流民,他们饿…

我在东汉搞经济小说,我在东汉搞经济免费阅读

《我在东汉搞经济》第1章 神医赠金

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立秋,距黄巾起义不足半年。

青州北海郡,高密潍河旁。

一处简易朴素,干净卫生的草棚依水而建。

里面有摆放整齐的粥桶,和叠在筐中的木碗。

“嗟!来食!”

粥铺前挤满了四处逃荒的流民,他们饿得浮肿,饿得低贱。

铺里站着一年轻少年郎,他身穿儒袍,面容清秀,温润如玉,举手投足间,散发出高贵气质。

对待讨粥的流民,他神色温和,没有半点名门作态。

“来,不着急,喝完还有,吃饱后记得去河边洗一洗,洗了了把碗送过来。”

少年名叫刘和,是来自后世的文化研究员。

他在书法院一口气临摹完《兰亭序》,结果没缓过来,晕死过去。

等他再睁眼的时候,发现重生到了延熹八年(公元165年)。

刘和知道百年后的五胡乱华,立下誓言,决不让中华大地遭受异族的铁蹄。

刘和抬头看眼粥铺前大排长龙的流民,叹息一声。

施粥这种事,刘和也是刚开始干。

之前的十八年,刘和专于治学,研究东汉时的思想文化。

为了学业,他十岁跟着父亲刘虞来到北海高密。

拜师郑玄,只身留在高密求学。

这一待,就是八年。

这八年里,刘和也不是什么也没干。

他刚到北海,就去拜访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两位大才。

三人年纪相仿,加上刘和远超常人的谈吐,很快就成了三人中的老大。

在他俩的资助下,刘和培养起三千部曲,并仿照北宋的镖师,建立起镖局。

三千人散出去两千,去保护商队。

不仅如此,刘和把赚来的钱,换成货物,委托那些商队,帮忙倒卖。

近些年,也赚了不少钱。

不过自从开始施粥,钱袋就像面前的粥桶,不一会就空了。

如今,收支堪堪平衡。

但是只要商队出什么意外,资金链断裂,刘和直接破产。

趁着换粥的间隙,他把手中的木勺递给身后的护卫,起身出了粥铺。

看着这些面黄肌瘦的流民,刘和心里无奈。

朝廷昏庸,豪强官吏,鱼肉百姓。

加上连年大旱,无数人流离失所。

现在的刘和,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切。

只能尽些绵薄之力,给流民些许希望。

刘和叹息之间,忽然闻到一股很重的艾草气。

转头望去,是一个神采奕奕的壮年男子。

他背着木匣,穿着短衫粗布,双眼炯炯有神。

这一看就不是什么流民,反而像江湖郎中。

刘和带人上前,命令护卫把他从队伍中拉出。

“我这粥铺是给流民开的,阁下不是吧?”

刘和一向反感来粥铺蹭吃,所以对男子的态度,是十分的不客气。

男子甩开护卫,朝着刘和做了一辑,说:“在下的确不是,此番讨粥,也是听闻公子大名,特来一睹尊容。”

“不过。”男子话锋一转,“公子就是这样对待来客的吗?”

刘和上下打量一番这个青衣男子,看他面相,应该是个正人君子。

刘和摆摆手,让护卫退后,回了一礼,无奈道:“实属情非得已,要都是像阁下真么搞,我这粥铺也开不了几年。”

说着,刘和解开腰间的钱囊,把里面的铜钱倒在手上。

摊到男子面前,说:“我全身上下,就这五十枚钱。”

接着自嘲般苦笑,道:“实不相瞒,粥铺用的粮食,也所剩无几啦。”

男子肃然起敬,正色道:“连年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

他扭头看了眼周围食不果腹的流民,叹息一声。

“鄙人不才,唯有一身医术傍身,如今赚了些钱财,见公子仁义,自愧不如,愿将所有钱财,赠与公子。”

刘和闻言,愁眉舒展,早就听说什么仗义疏财。

如今被人送钱,还真是头一遭。

刘和微微一笑,说:“此处人多眼杂,先生随我到府上细说。”

“嗯,公子所言极是。”男子答道。

刘和转头对护卫交代一声,带着男子回到刘府。

回去路上,刘和骑着战马,身后跟着男子的毛驴。

二人穿过一片麦田,停在一座围着栅栏的木屋下。

刘和不好意思地解释道:“这房子是我求学时建的,郑师那里人多,我喜清净,就搬出来住了。”

郑师,就是刘和的老师郑玄。

郑师因为党锢之祸遭受牵连,留京禁锢。

后有友人花钱保释,才得以自由,不过郑师生了一场大病,阴差阳错下,回乡开学堂教书。

不久,刘和前去拜师求学。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嘛。”刘和上前推开木门。

男子则是愣在原地,嘴里喃喃道:“惟吾德馨,惟吾德馨。”

感慨良久,说:“公子德才兼备,在下活了近四十载,未见能及者。”

刘和连忙摆手,没想到顺嘴说的一句,竟被他捧的真么高。

不过他看起来二三十岁的样子,竟然快到不惑之年。

“不过是随口胡扯罢了,胜我者,不知多少。先生先进来说话。”

说完,刘和领着男子进入堂屋。

堂屋上,朴素而不失规整,方桌、交椅排列整齐。

交椅就是后世的折叠椅子,在灵帝时期盛行。

刘和不喜繁琐的礼节,因此家中有不少外人看来礼崩乐坏的玩意儿。

那男子也是粗犷之人,一屁股坐在交椅上,看不出什么不适。

“对了,还没有问先生尊姓大名。”

“在下姓华,名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人。”男子接着说,“公子仁德,叫我表字就好。”

刘和大吃一惊,难以置信地问:“你就是华佗?华元化?”

华佗可是建安三神医,大汉唯一外科大夫。

后世尊称他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刘和最在意的,是他发明的麻沸散,比麻醉剂早了一千六年。

“哦?公子可知道在下?”华佗一脸疑惑。

“不仅是知道,可谓是如雷贯耳。”

说完,刘和深叹一口气,十分忧虑。

华佗立刻关心道:“公子可是有什么烦心事?在下虽然不才,但也有黄金百两,足够再用一年。”

黄金百两,就是二万石粮食,足够三万人吃到秋收,没想到华佗真么有钱。

这些钱,足以刘和扛到明年。

“那我先替百姓谢过元化兄,不过这些百姓,几乎人人带伤,我这虽有郎中,但他医术肤浅,不知元化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