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退休金,老幺的受苦命》第6章 老匡的意外转正
正月初九,老匡进入国营棉纺厂干起了搬运工的工作。由于尚在正月里,所谓“小年一过就是年,不出十五都是年”,棉纺厂里稀稀拉拉地没几个人上班干活,厂子基本处于半停工状态。尽管如此,棉纺厂在年前承接的业务还是在仓库里堆了不少纱锭、棉坯布等一大批需要搬运的物资。
老匡外出务工的那个年代,城乡之间人口的流动几乎可以用停滞来形容,除非通过上学分配工作来实现“鲤鱼跃农门”,就连打零工的工作都特别不好找,国营工厂对外公开招聘的机会更是少得可怜。
一想到试用期表现不合格就要重新寻找工作,老匡就格外珍惜这次搬运工试用期的机会。所以老匡卖力地搬运各种物资,除了领导安排的搬运任务外,老匡还经常主动请缨,自己向工厂领导要求加派搬运任务。
老匡的手脚勤快和干活利索给厂领导留下了深刻的良好印象,一个月试用期过后老匡顺理成章地“转正了”,不是转为一名正式工,而是转为一名可以按件领工资的临时工了。
老匡所不知道的是,棉纺厂的招工启事并没有吸引来大批的应聘者,那个年代农民外出需要大队开的证明,想要长时间外出十分困难,所以能够得知此消息的人十分罕见,老匡的证明还是因为跟村支书关系好才给开的外出就医假证明。而看到此消息的市民子弟多数觉得棉纺厂的做法不厚道,用现在的流行的话说叫“白嫖”,所以来应聘的市民子弟也十分少。
加上老匡的表现确实赢得了厂领导的赏识,棉纺厂认为老匡肯卖力气,还懂得用巧劲,不出蛮力,是一块可以培养的好材料。
试用期的那个月,由于领不到工资,老匡也不敢在休息的时间回村里,一想到老秦的那一顿狂风暴雨般的质问和训斥,老匡的脑袋似乎又要爆炸了。老匡只好还是像去年一样,在试用期的正月和刚“转正”的二月里像人间蒸发一般,不和任何亲戚朋友联系,不给家里写信,不回家探亲。
进了二月,已过试用期的老匡对搬运业务已经十分熟悉了,但是他干活更加卖力了,老匡希望通过自己十倍于别人的付出等待真正的转正机会。三月一发工资,老匡就第一时间跑到邮局,把棉纺厂发的工资一分不剩地全部寄给了老秦,并附言“老秦勿念,以后工资按月寄送。”
其实,老匡也不是不疼老婆的人,尽管老大戊墨已经十三四岁了,已经是一名壮劳力了,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老秦在家也不容易,她要一个人拉扯五个孩子,特别是刚满周岁的寅白。只是老秦的嘴实在是又碎又损,老匡实在受不了老秦的这一套永不停歇的唠叨,也为难了老大戊墨和三个女儿每天替自己挨老秦的骂。
由于不能在家中承担种地重任,老匡便尽可能给家里寄更多地钱,希望老秦和孩子们在生活上过得宽裕。老匡在厂子里几乎不开支一分钱,每天的一日三餐全部都在厂里吃,有时候看着工友们下馆子,周末看电影、逛商场,老匡也难免新生羡慕之情。但羡慕归羡慕,老秦几乎每个月都把全部的工资寄回家中。
老匡在厂子里卖力地干了半年后,终于等来了千载难逢的转正机会。一名到龄退休的职工老朱膝下只有一个儿子,老朱儿子小朱本来都准备好接老张的班了,临办理人事手续的前一天,小朱接到了去县电视台上班的通知,小朱在中专念得是中文专业,能说会写,被县电视台相中给挑走了。由于小朱去了更好的单位,老朱的退下来的岗位变成了空岗。
老匡在平时表现一向饱受好评,业务突出,肯吃苦,肯加班,无怨言,在一众临时工转正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民意测评中遥遥领先于其他临时工,老匡如愿以偿地迎来了难得的转正机会。
转正办理手续那天,老匡高兴地手舞足蹈,终于可以享受到和正式工一样的待遇了,自己将来也是能领退休金的“城里人”了,这下可终于在老秦面前扬眉吐气了,心想着再也不用担心挨老秦的唠叨了。老匡当即决定,在工厂周末放假的时候回家一趟,要把这个惊天的好消息郑重其事地告诉老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