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美食家免費閱讀第16章
自從前幾天見到陳旭做過一下小小的改動之後的青銅鋸的效果,鐵匠古山彷彿發現了一個新大陸一樣。
於是這幾天一直在琢磨著打造一種嶄新的銅鋸,眼下這經過幾天的研究之後,這把手鋸已經快成功了。
這把手鋸比以往的手鋸都要長接近三十公分,而且背脊更加薄一些,刃口的鋸齒也更加細密,所用的青銅也是韌性最好最結實的品種。
以往都是用來打造最鋒利的兵刃,但為了這把手鋸,鐵匠也下了血本用了自己最好的一塊銅錠。
“嗤~”
一股濃濃的水霧騰空而起,銅鋸從水裡撈出來,拿礪刀一個齒一個齒的打磨,青銅長鋸的每個齒都變的鋒利無比。
安上硬木手柄,纏上細細的麻繩,一把完整的手鋸便算完成了。
“抬一根粗些的木頭來!”中年鐵匠滿意的點點頭吩咐。
不一會兒兩個年輕的徒弟吭哧吭哧抬過來一根直徑足有兩尺的粗木放在一個木頭架子上,鐵匠手持銅鋸親自站到木頭前面,放下鋸子深吸一口氣然後拉動鋸子。
“撲哧撲哧~”
伴隨著手鋸的來回移動,很快就鋸鋸下去幾寸深一道整齊的豁口,又幾分鐘過去,隨著咔嚓一聲,粗大的木頭被鋸成兩段滾落下來。
“哈哈~哈哈哈~”中年鐵匠興奮的仰天大笑,提著鋸子出門去了。
古山之所以這麼興奮,來源於大秦對於工匠創新的獎勵。
大秦以農業立國,不僅獎勵耕作,而且獎勵對於耕作和生產有重大幫助的發明創造。
一旦這種鋸子被官方認定擁有巨大的使用價值,不僅會記錄在匠人名錄上上報郡守,更有可能通傳全國,最後成為國家標準。
光宗耀祖不說,更直接的利益就是可以免除很多的稅賦和徭役。
而且社會地位也會提高很多,成為縣城甚至郡府的知名工匠,以後打造的物品就能銘刻上雉縣古山甚至是南陽古山。
士農工商,在古代的四種階層當中,工匠的地位僅次於農民,要比不事生產的商人地位高多了。
至少在清河鎮,賣鹽的呂彪看見他,還得恭恭敬敬喊一聲大匠,這就是身份和地位。
鐵匠提著鋸子,很快走進清河鎮中央一棟看起來比較寬敞的木頭房子裡面,但沒過多長時間,便悻悻而出,臉色變的非常難看。
“師傅,您怎會如此悶悶不樂?”看見鐵匠黑著臉回來,一個徒弟忍不住問。
中年鐵匠嘆口氣一屁股坐在木樁上說:“別提了,我把銅鋸拿去給裡典觀看,他竟然說我這是胡亂修改器具樣式,說我打造的鋸子不符合匠作規制!”
“怎麼會這樣?”
三個徒弟都很不理解,其中一個說,“這種改良的鋸子如此鋒利,鋸木比普通的鋸子快了數倍不止,應該獎賞才對吧?”
鐵匠摸著下巴臉色猶豫了一下說:“裡典老邁迂腐,看來我必須直接去一趟雉縣縣城,聽說新來的縣令是從都城咸陽來的。
見識和見地與我們這裡的山村野夫不可同日耳語,就這樣決定,你們兩個趕快備馬,帶好防身武器跟我去一趟!”
“是,師傅!”被叫到的兩個徒弟趕緊一起答應。
伏牛山是秦嶺支脈,白河是漢江中游的一條支流。
雉縣縣城就坐落在清澈盪漾的白河之濱。
雉縣縣城並不算大,方圓不過十里,四周環繞高約兩丈的城牆,城牆由夯土構建。
大街小巷人來人往,牽牛的,騎馬的,推車的,挑擔的,熙熙攘攘大聲喧譁,比之清河鎮又要繁華百倍不止。
城中心的位置有一棟青石建築,外表雖粗糙,但卻正對著南方的城門,門上懸著一塊高三尺闊五尺的大匾,充滿了厚重威嚴的氣息。
這座房子就是雉縣縣衙。
縣令、縣丞和縣尉都在縣衙內辦公,而在秦朝的官員制度中,縣令就是一縣之長,掌管全縣的政務,由中央統一認命。
在這個一畝三分地上,縣令的權限非常大,在縣城內絕對是一言九鼎的人物。
此時縣衙的大堂上,一箇中年文士正跪坐在低矮的案牘前看著一卷剛剛送來的竹簡,縣尉和縣丞此時都靜靜的站在旁邊。
如果陳旭在的話,一定能夠認出這個中年文士就是前幾天在清河鎮買了他那條大蛇的人。
中年文士名叫江北亭,正是鐵匠古山嘴裡所說的那個新來的縣令,剛剛到雉縣當上縣令才不過三四天的時間。
但他屁股還沒坐穩,縣裡的情形都還沒有弄清楚,就被一封從南陽郡府送來的緊急公文弄的愁眉苦臉。
公文中說,要修築南陽至南郡江陵之道,要大規模的強徵民伕役卒。
可眼瞅著到了收割的時候,徵了兵,糧食怎麼收割……
沒了糧食,這黎民百姓可怎麼過冬?
江北亭拿著竹簡,眉頭慢慢凝聚成一個川字。
別人不知道,他心裡可清楚的很。
四年前,丞相李斯提議,修建秦楚大道。
不僅能夠讓秦王巡遊東南,還能加強咸陽和舊楚各地的聯繫,保持政令暢通,不至於有人造反還矇在鼓裡。
只是橫徵暴斂之下,不少戰亂興起,這件事便給擱置了。
而如今戰亂已平,秦國一統天下,始皇陛下和李斯丞相便按捺不住,這次要一鼓作氣在很短的時間內把這條秦楚馳道修通。
恰好王賁大軍從齊國,抓捕了近三萬官奴和十萬齊國降卒。
這些敵國的俘虜,沒人在意他們的死活,當然要多加利用,讓他們修築大道。
甚至於,他們死光了才好,免得以後造反。
可是,錯過了糧食收割,難道皇帝陛下這是要把楚國人全部都活活餓死,以絕後患嗎?
江北亭坐在案桌後面沉默不語,滿腦子都在想辦法怎麼處理這件事。
最終,還是默默的嘆了口氣。
“皇帝陛下和郡守大人的命令不可違,按大秦律,延誤開工和延誤完工都會受到懲處,輕者笞重則斬。
劉縣丞,你現在通傳下去,雉縣七鄉九鎮的三老、嗇夫和遊繳兩日後到縣衙聽候命令!”
“房縣尉,調集縣內的兵卒三日後正式開始徵召役夫,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所有男子都必須服役。
根據郡守安排,我雉縣至少要徵召六千人,如有不從者……”
“江大人,這不可能完成?”江北亭的話還沒說完,縣尉房寬便直接跳了起來,
“之前抓壯丁,十五歲以上的都徵走了,您讓我去哪兒徵召六千民夫?”
“那就把十四甚至十三歲的童夫也徵召進來,要不就徵召健婦,反正六千人一個都不能少,不然郡守大人怪罪下來,你我都無法交差!”
江北亭臉色不快的站起來說。
縣丞劉通跟縣尉房寬對視了一眼,也知道江北亭無奈,嘆了口氣,便應下了。
看到兩人一致的反對和低頭不語,江北亭沉默了許久之後疾言厲色的說:
“兩位,這不是我江北亭心狠,但大秦律令嚴苛,我不得不做,兩位豈能為夏糧之利而忽略了陛下的雄心壯志。
一旦惹怒始皇陛下,雉縣將血流成河,你我三人死日可期也!”
“非是我等不願意,而是這個時間實在是……”縣丞劉通不知道自己該怎樣繼續說下去了。
“哪怕再緩一個月也好,唉!”縣尉房寬忍不住嘆口氣。
看著縣尉和縣丞差不多已經服軟,也默認了這次徵調民夫的命令,江北亭這才在心底長舒了一口氣。
在咸陽早就聽說楚國人不服帖,沒想到還真是。
自己上任後的第一道命令都差點兒沒發出去,看來以後的日子不太好過啊!
就在三個人在大堂上商量細節之時,突然一陣吵嚷的聲音從縣衙大門口傳來。
江北亭不由眉頭一皺,縣丞劉通趕緊大步走出去。
門口站崗的兵卒用手中的長戟正攔著一個矮壯的中年大漢,懷裡還抱著一件東西,用麻布裹的非常嚴實。
“什麼人在縣衙如此大聲喧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