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郎君?”
沈青梨感受到那長久凝視的目光,下意識抬起了眼。
少女的清脆喚聲拉回了魏縝的思緒,再看她那雙清澈明亮的眼眸,他沉下臉,袖袍下的長指牢牢捏緊。
“安分些,別再惹事。”
魏縝站起身,語氣恢復了往日的冷淡,“大夫人那邊,我會去說說。”
說完,轉身大步離去,背影很快消失在暮色中。
沈青梨望著魏縝離去的背影,慢慢放下手中的鵝肉。
她撫摸著手腕上未曾褪去的青紫,在這國公府裡,若不能學會保護自己,遲早會被人吃得骨頭都不剩……
正當她沉思時,一陣尖銳的聲音劃破了夜色的寧靜。
“好啊,原來躲在這裡偷吃!”
萬姨娘帶著兩個丫鬟大步走來,眼中閃著惡毒的光芒。
沈青梨不慌不忙地站起身,將那半隻燒鵝腿藏在身後。
她知道,若是讓萬姨娘抓住把柄,定會在夫人面前告她一狀。
“姨娘說笑了,這是四郎君賞的。”沈青梨故意放輕聲音,面露怯意。
萬姨娘冷笑一聲:“呵,四郎君賞的?你一個妾侍的外甥女,也配?”
她一把推開沈青梨,想要去搶那隻燒鵝腿。
沈青梨踉蹌幾步,眼看就要摔倒。
她順勢閉上眼睛,身子一軟,直直地向地上倒去。
“表姑娘!”一旁的丫鬟驚呼出聲。
萬姨娘看著暈倒在地的沈青梨,臉色變了幾變。
若是這丫頭真出了什麼事,夫人那邊不好交代。
更何況,方才四郎君還在這裡……
“扶她起來。”萬姨娘咬牙切齒地說道。
兩個丫鬟連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扶起沈青梨。
沈青梨一動不動,面色蒼白,額頭上還滲出細密的汗珠。
萬姨娘伸手探了探她的鼻息,見她呼吸平穩,這才鬆了口氣。
“方才的事,誰都不許往外說。”
兩個丫鬟面面相覷,連忙點頭:“是。”
“行了,咱們回吧。”萬姨娘揮了揮手,眼中閃過一絲懊惱。
這沈青梨,竟是個難纏的主。
待腳步聲漸漸遠去,沈青梨這才微微睜開眼睛。
月光透過竹影,在她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她輕輕嘆了口氣,扶著石桌站起身來。
剩下的半隻燒鵝腿早已涼透,她卻彷彿看到了一線生機。
在這府中,要想活下去,就得學會審時度勢。
裝暈這一招,往後沒準還能用得上。
—
自從那日祠堂裝暈之後,沈青梨平日就待在院子裡,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這般也平安地度過了好幾日。
這日傍晚,暮色沉沉,小表弟魏茗從書院休沐回府,柳姨娘便叫沈青梨一道過去吃飯。
穿花拂柳,走到一條廊橋時,一陣竊竊私語從院牆外傳來,幾個丫鬟正圍在一起說著什麼。
沈青梨正要轉身離去,卻聽見“大郎君”三個字。
“聽說大郎君從軍營回來了,今日一早就進了府。”一個丫鬟壓低聲音說道。
“可不是麼,我遠遠瞧見了,比以前更俊了,一身戎裝,威風凜凜。”另一個丫鬟接話道,“只可惜命格太硬,連著剋死三個夫人。”
“噓,小聲些,這種話可不能亂說。”年長些的丫鬟連忙制止,“大郎君心裡也苦,這些年一心撲在軍務上。”
國公府一共有六位郎君,除了大郎君魏旻、二郎君魏奚和四郎君魏縝是嫡出,其餘郎君都是庶出。
而幾位郎君之中,大郎君魏旻是官位最高、威嚴最重的那位,年紀輕輕,就已成了龍武軍的統領,簡在帝心,前途不可限量。
不過聽姨母說,這位大郎君八字太硬,連結三門親事,新娘都未過門而亡,至今二十六了,還是孤家寡人……
不過這些閒言碎語與她個小小表姑娘無關,能在國公府安穩度日就已是萬幸。
沈青梨輕輕搖頭,繼續往柳姨娘的院子走去。
**
柳姨娘房裡,晚霞透過窗欞灑進來,照在鋪著湘妃竹的地板上。
沈青梨到時,柳姨娘正坐在繡架前,專注地繡著一幅山水圖,魏茗則在一旁看書。
見著沈青梨來了,母子倆都很高興,招呼著她:“快來坐,就等你了!”
沈青梨彎眸笑道:“來了。”
時隔幾日未見,桌上用著飯,魏茗聊起書院裡的趣事,大家有說有笑的,其樂融融。
忽然,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
丫鬟慌慌張張地進來稟報:“國公爺來了。“
柳姨娘連忙起身整理衣裳。
沈青梨也一怔,放下手中的筷子,心下惴惴不安。
國公爺可是府中最大的貴人,怎的就如此不巧,趕在這會兒來了呢。
還未等沈青梨思考她該怎麼與國公爺行禮,魏國公已經大步走了進來。
他年方五十,闊面濃眉,身形挺拔,一襲玄色蟒紋錦袍,舉手投足間盡顯貴氣。
當他的目光落在沈青梨身上時,不由得一怔。
昏朦燭光下,少女低垂著眼瞼,纖長的睫毛在臉上投下一片陰影。
她的五官精緻得像是上天精心雕琢,肌膚勝雪,唇若點朱,一顰一笑都帶著說不出的風情。
“這位是……“魏國公的聲音略顯沙啞。
沈青梨福身行禮:“民女見過國公爺。”
直到柳姨娘擋在了沈青梨面前,魏國公才收回視線,看向柳姨娘:“這丫頭是誰家的?”
柳姨娘暗暗心驚,強作鎮定道:“回國公爺的話,這是妾身早逝妹妹的女兒,因家中變故,暫住在府中。”
“哦?”“魏國公挑眉,“倒是個難得的美人。”
不等他叫人入座,柳姨娘趕緊朝沈青梨使眼色:“你方才不是說累了嗎,外頭天也黑了,那我也不留你了。”
沈青梨自然也知道國公爺來了,她也不好多留,於是趕忙退下。
國公爺皺了下眉頭,到底沒說什麼。
待到那道纖細窈窕的身影離開,柳姨娘連忙岔開話題:“國公爺今日怎麼有空來妾身這裡?”
魏國公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也不再追問,轉而說起其他事情。
柳姨娘一邊應答,一邊暗自慶幸沈青梨離開得及時。
她太瞭解風流成性的國公爺了,但願他不會對青梨起什麼心思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