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就這麼盯著沈光,盯的沈光都心裡有些發毛了,但卻也不敢耽擱,只能趕緊道:“回陛下,陛下所交之事,臣已大致查清,全部在此奏疏之上。”
說著,他就從身上取出了一份奏疏,雙手呈上。
但楊廣卻並沒有接,只是平靜看著,一會,才道:“念給朕聽。”
“諾,陛下。”
沈光應聲,當即打開那奏疏,朗聲念:“臣,給使營統領沈光,上奏皇帝陛下。”
“經查,兵部尚書,遼東道行軍大總管,許國公宇文述,曾與去年三月,九月,今年正月,先後三次遣其次子宇文士及拜會關隴唐國公李淵,蒲山公李密,已故右驍衛大將軍長孫晟之子長孫無忌,已故洮州刺史高勱之子高士廉等人。”
“其長子宇文化及,也於去年末開始,頻繁與楚國公楊玄感走動。”
“且今年初,宇文化及和楊玄感於楚國公府飲酒時,宇文化及曾酒後非議陛下,對楊玄感言大將軍冤矣……”
嘭!
沈光一句一句念著,只是唸到這裡,楊廣卻一腳踹翻面前案几,大怒道:“好你個宇文化及,好你個宇文述長子,你與楊玄感說大將軍冤矣,豈不是說,朕,虧待了他父楊素不成?”
楊廣面沉如水。
他是真沒想到,自己兒子居然一語中的。
宇文家真有了二心。
畢竟楊玄感乃是楊素之子。
楊素是誰?
是他還做晉王時,就追隨他的大將軍,世襲罔替的楚國公。
從晉王,到太子,再到九五至尊。
楊素可以說是他的左膀右臂,他也非常看重楊素,登基後便加封楊素為太子太師,讓其教導太子楊昭。
這對任何一個大臣來說,都算的上是簡在帝心了。
因為這意味著,你是未來的帝師。
只是大業初年,太子楊昭不幸病故,楊素的帝師之路也就此斷絕。
可就算斷絕,他卻還是為了彌補楊素,加封楊素為司徒。
如此隆恩,現在居然還有人說楊素冤?
他冤什麼?
他有什麼好冤的?
難道就因為民間有人傳謠,說太子其實並非病死,而是被皇帝嚇死?
楊素也並非積勞成疾而死,而是被他這個皇帝賜死?
可這些事,尋常百姓不清楚,他宇文化及,他宇文家能不清楚嗎?
他們可是皇親,是自己的心腹啊。
而這會,宇文化及居然當著楊玄感的面如此說,這讓楊廣頓時就感覺到了濃濃的挑撥之意。
同時,心裡也在慶幸,慶幸自己有個好兒子。
這些亂臣賊子的野心,終究是沒逃過自己兒子的慧眼。
“陛下息怒,還請陛下保重龍體。”
沈光也趕緊勸阻,楊廣這才平復心情,繼續道:“還有什麼?接著說,朕今年才四十有三,還不至於被這點小事就給氣出來好歹。”
“諾。”
沈光應聲,這才快速把自己查到的其他那些和楊玄感,來護兒,以及關隴那些家族相關的事說了出來,說完後又繼續道:“陛下,根據臣給使營的調查,許國公宇文述,楚國公楊玄感,以及關隴各家族那邊,最近確實走動頻繁,居心不良,至於榮國公來護兒倒是沒什麼異樣。”
“只不過,臣在調查這些時,還意外發現了件其他事。”
說到這的沈光,下意識就看了面前楊廣一眼,似乎有點不敢說。
“哦?還發現了何事?一併說來。”
楊廣哦了一聲,問道。
“這,這。”
沈光遲疑,隨後才小聲道:“回陛下,臣在暗查宇文化及和楊玄感時,還意外發現,這兩人都與高句麗,突厥有書信來往。”
“單是去年一年,書信來往就不下於十封。”
沈光說到這就不敢再說了,雖說關隴那些家族其實大多也都是胡人,平日和胡人有書信來往的也有。
但突厥和高句麗,這卻絕對不行。
故此這會,哪怕和楊廣間,還隔著距離,沈光也能感覺到楊廣身上的殺意正在沸騰。
“哈哈哈。”
楊廣也哈哈大笑了起來,然後才聲音冰冷道:“好,好的很啊。”
“朕本以為,他們只是對朕不滿,對朕這大隋朝廷不滿。”
“沒想到他們居然還勾結異族。”
“既然如此,那就怪不得朕了。”
楊廣眼神中盡是冰冷,話剛說完,就突然道:“沈光。”
“臣在。”
沈光應聲。
楊廣這才道:“朕令你立刻帶給使營包圍許國公,楚國公府邸。”
“將這兩家滿門,全部以勾結異族,意圖謀逆處死,一個不留。”
楊廣沒有絲毫感情的說著,作為君王,他是懂血流成河的。
“諾。”
沈光領命,隨後才小聲問:“那陛下,南陽公主?”
他說的是楊廣的長女,那個嫁給許國公宇文述次子宇文士及的南陽公主楊玉珠。
畢竟這可是陛下的長女。
“珠兒……”
楊廣也沉吟了下,然後道:“讓南陽和宇文士及和離,帶回宮中。”
“臣領命。”
沈光行禮,立刻就離開了。
“呵呵。”
楊廣也在沈光離開後,臉上露出一絲冷笑,道:“關隴,你們想插手東征,借東征改天換日?”
“殊不知你們的小心思,早已被我楊家麒麟兒看透。”
“既然如此,那就試試朕的屠刀。”
這話說完,楊廣就令人收拾好那剛才被他踹翻的案几,繼續批改奏疏了。
而此時洛陽城永樂坊許國公府,許國公宇文述的長子宇文化及,也正一邊看著端坐於正廳中的宇文述,一邊詢問:“父親,此次關隴那些家族,想咱於東征中敗給高句麗一事,父親可有妥善之法?”
宇文化及今年三十二歲,個子不是很高,人也有些微胖,要論長相,只能說是普通,但他卻是宇文家的智囊,就連宇文家能重新迴歸關隴,和關隴各家族一起共謀大事,也都是他推動的。
可也正因是他推動的,他才必須謹慎,畢竟楊廣也不是吃素的,從小帶兵打仗不說,更是深諳帝王權術,他還真有點擔心,自己父親要是佈置不當,會被楊廣察覺。
“無須憂慮,為父我打了一輩子仗,想在一場戰爭中不落痕跡的動點手腳,還是可以的。”
“倒是你,私下聯絡楊玄感,突厥,高句麗以及關隴各家族的事萬萬不可走漏半點風聲。”
宇文述面色平靜。
他今年都五十一歲了,雖然不像朝中那些老臣一樣垂垂老矣,但早些年戰場上所受的傷,也使的他整個人都瘦了不少,精神也不復往昔。
如果不是心裡始終放不下他們宇文家的仇,他都不太想參與關隴那些家族的事。
畢竟這些年,楊堅和楊廣雖對他多有試探,但總歸還是不錯的。
可滅族之仇,他也不能不報。
故此,縱然有些對不住楊廣,卻也只能跟關隴那些傢伙一起了。
而他的次子,娶了楊廣長女南陽公主的駙馬都尉宇文士及,也對宇文化及道:“就是啊兄長,這與朝中大臣相互走動,即便被發現了,咱也還有迴轉的餘地,但勾結異族,那可就是死罪了,這你必須慎之又慎。”
宇文士及雖比宇文化及年幼,今年只有二十五歲,長的也要英俊不少,可在謀略上卻沒宇文化及那麼有遠見,擅決斷。
但即便這,這會他也得叮囑下自己兄長。
“哈哈哈。”
“放心吧,和突厥還有高句麗的來往,某都是派心腹做的,絕不會有問題,這點數某還是有的。”
宇文化及自信一笑。
只是話才說完,他們府邸外,卻是一道悶沉的聲音響起:“陛下有旨,宇文氏眾人,接旨……”
(書架好評,喜歡的朋友還請來一波,拜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