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文明免費閱讀章1016 先知,請授密法
先知降臨後第三天。
清晨醒來,稍加梳洗,先知就去看望傷員。
雖然昨天的會議上有說治療一切順利,恢復效果良好,傷勢有望比預期更早更快更好……云云。然而,就當前的衛生狀況和衛生習慣而言,有了自己的提醒也不見得就真能做到位。
不是擔心有人陽奉陰違。
先知的威信不必多言。短短兩天提出的建議和帶來的改變,對近期的已經算得上明顯,對未來的更是明確可期。切身利益相關,族人自然信服萬分。
而且,淳樸的勞動人民還真的未能發展出偷奸耍滑的本事來。
世界太危險,單人獨戶無法生存。在這種大家抱團才能竭力求存的現狀之下,偷懶什麼的就是在和自己過不去。也因此,團結、努力、敬重有知識和經驗之人,已成為他們基因中一個重要的組成。諸如幫助受傷的族人,信奉並追隨先知,就是自然而然且理所應當。
可惜,想不想做和做不做得到,是兩碼事兒。想做卻又沒有足夠的意識……這才是先知所擔心的。
.
先知急著探望傷員,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出於人文關懷。作為一個“人”,被民眾如此發自內心地敬重,哪怕是來自冷漠現代社會的先知,哪怕來到這裡才些許時日,甚至除了長老、族長,兩個小跟班,外帶一起開會的那些個人之外,大部分連接觸都沒怎麼接觸,根本不認識……先知卻能從他們的面容表情、舉止行為中,真正感受到族人們對於自己的那份情感——雖然覺得:因為一個預言,就毫不保留地信任一個陌生人,實在是傻得可愛……尋思著,有機會要好好教導教導大家,什麼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另一方面就明顯功利市儈了。人口,或者說勞動力,是最寶貴的資產。尤其是這些資產還屬於自己能夠支配和調動的時候,豈能不加關心注意?一句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最後,也是此行正式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接著昨天講的清創止血相關,在經過一晚腦內知識大整理之後,先知又有了後續知識準備傳授和普及。
.
基礎衛生,包括傷口不要接觸髒東西,製藥換藥時的相關器具要經過清潔消毒,環境要乾爽而避免陰暗潮溼,陽光具有一定的消毒功能但人不宜在大太陽底下長時間暴曬,但床鋪什麼的推薦定時暴曬——這些不光只是對傷員有用,常人也是一樣的。
包紮——沒有紗布,可以用樹皮草葉的纖維來嘗試製做繃帶——防止藥泥脫落,避免傷口破裂;對於小傷可以直接包裹靠壓迫止血;對於大傷口可以試著當作止血帶……
化膿。保證病室環境衛生,傷口衛生……以避免為先為要。一旦發現化膿情況,則要早發現早治療——洗去膿液,殺菌消炎,必要時要忍痛割去腐肉……
先知知道土法制青黴素的大致原理和過程。可以進行實驗室培養實驗,知道篩選菌株……奈何不具備提純的能力。而就算真能解決提純問題,還有注射作為壁壘的尷尬——青黴素口服會因胃酸而失效。
最好能有合適的天然抗生素。大蒜、洋蔥……會有多少效果不清楚,但有總比沒有強。只是……這方面除了依靠長老掌握的歷代知識遺產和傳承之外,未來的嘗試和臨床試驗,還得看外出狩獵和探險之時,能否從受傷的動物那裡得到“意外”的提示了——先知嘗百草……這事兒還是免之為好。
發燒——不光受傷會發燒,感冒什麼也都可能發生——說明人體的免疫系統正在努力對抗細菌病毒。但過高的體溫會影響生理機能的正常運作。此時,外部的物理降溫將也會有助於患者渡過困難期。
冷敷是常見、方便,且有效的手段。除了最普通的額頭,頸側頸後、腋下、大腿根部等血管密集且接近淺表的地方,都是合適的降溫區。
手掌腳掌好像也應該是適合區域。尤其是腳部,其血管密集程度之高,身體大部分地方是比不上的。然而,掌面各個都有老繭做保護層……效果可能還不如手背腳背的可能會更好。
.
以上是正事之一。
先知在晚上還讓小跟班製作了一副柺杖:兩根頂上丫字開叉的樹枝,修整長短之後,再用乾草藤條碎毛皮包裹丫杈。
原本想著,沒有尿壺便盆,傷員如廁都不方便。有個柺杖,雖然缺了“F”的下邊一橫會讓使用有所不便,但“有”肯定比“沒有”強……
然而見到傷員之後,先知發現,實際狀況要比樂觀估計的還要好。
因為先知的到訪,傷員兄兩手一撐,同時單腳發力,一下站了起來並一瘸一拐地要來迎接。
先知是真被嚇了一跳的,昨天那小嘴巴一般的傷口,可還歷歷在目。於是連聲要求對方好好休息……對方卻不斷表示:俺已無大礙。根本不用休息三天,明天就能去捕羊獵鹿。
……
這種傷擱自己身上,怎麼也得一個月吧?還是一個月動不了的那種。
長老(?)讓休息三天;這位更乾脆,明兒就想上工……
真是不科學的身體素質。也許,這也就殘酷環境逼迫的結果?只希望為此付出的代價,不是什麼短壽之類的惡性Debuff才好啊。
.
看望傷員的時間並不長。講的東西也因為講得並不深,所以內容不算多。
於是,先知要去找“弓匠”,主管弓箭研發的老師傅之時,長老開口,表示:道友請留步~
原因無他,儘管先知來了才就那麼兩天,但長老卻覺得:俺頂不住了……至少也是,要頂不住了。
先知拋出來的這些知識技術,在先知看來是“才這麼幾個小東西,實在太慢了。我要更努力,要趕緊做記錄,要更快更多地把東西拿出來。”
而對長老而言則是:先知!您老之前提到過的“記錄”方式,趕緊滴,教教俺吧。俺已經擴充了跟班數量,一群人一道記你講的內容……卻也要跟不上速度了——內容不清楚,無非再問一遍;就怕連你老講了幾點都給記漏嘍……
.
不得不說,長老這兩天接收到的新訊息,且不去說質量,光數量就能把“帶寬容量兩不足”的他給壓趴下。何況,長老還要出面組織管理各種事情,而不似先知那樣能動完嘴就跑……現在搞得長老連去畫畫做記錄的時間,都已經快沒了。
不得已之下,雖然先知沒有主動傳授,但長老還是惦著臉厚著臉皮,跑來哭訴了。
.
哦唔——想學?!
這好啊!太好了呀!!
對於學習,老人很可能會出現因為上了年紀,就叫著“學不會學不會”的,不再有學習和變化的意願。新的機器,新的設備,沒學就可能嚷嚷著“太複雜”、“學不會”……
什麼叫上了年紀?不再有學習新東西的動力,沒有改變和進步的慾望,就叫、才叫,上了年紀。
它代表著“希望不再”——不是希望不再會實現,而是希望本身不再會出現。
之前拋出的知識,都是些……嗯,可以用小技巧小知識稱之。而現在長老要學習的“記錄”,卻是“發展”之基石。
聚知識,匯經驗,傳諸後代。
讓子孫能跳過原始積累,站在先人肩膀上,繼續前行……
懂行!
這個長老,有眼光!
.
嗯!
我也正有此意。
只是現在還在準備之中……這樣,長老你先行挑選幾個機靈人。畢竟不是什麼一天兩天就能學會和掌握的東西,直接普及應該也不合適。我打算讓部分人先慢慢地、一點一點地,邊學邊用。
之後嘛——一邊改進一邊推廣吧。總要讓所有人……絕大部分人都能輕鬆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它才是。
.
長老很滿意,滿面春風大步而去。
與先知的“後續有長老他們頭疼”一樣,這事兒只能先知來幹。這回知道了先知的打算,長老自然心滿意足。
不過,現在,先知雖然也打定主意要儘快嘗試文字以及記錄方式的開發。但弓箭這種直接能讓“武力升級”的好東西,要更為優先。
.
試製型硬弓的性能,較舊型軟弓高出一大截。根據用戶回饋和親自檢查,先知發現不少方面都存在修正和改進的餘地。
譬如選材,之前所使用的木料質量,或者該說是木材的特性,就不夠合適。作為單體弓,材料不光要硬,主要是要有良好的彈性或叫蓄能性能。講得專業點兒,就是與型變量、彈性模量,以及熱損耗這三個因素有關。
弓是ACGN中非常非常常見的遠程投射冷兵器,在真實歷史上自然也有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其中英國長弓的名氣尤其大,先知就曾抱著好奇和為了有機會能裝個那啥,去查詢過相關信息。其中就包括特意記下的那“三因素”的名字。
倒是想過神臂弓。但是……
.
英國長弓選用的木料是紫杉木。
紫杉木被公認為最優秀的單體弓木料(亞種很多,但適用的只有幾種)。其原因就在於,它具備較大(最大?)型變量,適中彈性模量,以及很小的熱損耗。
型變量,先知不知道是啥,也就不管了。
彈性模量,初中物理學知識。就是彈簧被拉伸和壓縮時,力和變化距離的那個係數。太大了拉不開,太小了拉滿也蓄不到多少力,所以要適中。
熱損耗,就字面理解,應該是能量以熱能形式損失的那個係數。比如用100的力,獲得了90的效果,損耗了10……管它這樣理解是否正確,反正越小越好是肯定的,沒損失最好。
除了這三個指標,紫杉木還有一個優點。
因為從樹皮到木芯,各層纖維質地不一。紫杉木的韌皮部耐拉伸,而木芯耐壓縮,說它是天然複合材料亦不為過。
……
講這些因素,尤其和老師傅談物理學概念,其實和“對牛彈琴”沒差別。但誰讓先知“好為人師”的毛病發作了呢?雖然其中也不排除懷有“對方或許會對物理學感興趣而去研究”的微小期望。
結果是,先知吧啦吧啦說了一堆聽不懂的東西,老師傅一臉不明覺厲。好在“堅硬而有彈性”這個要點,領會到了。
現在手頭上沒有先知說的那種“最好”的木料,但明白,以後該往哪個方向選擇和發展了。
.
講完木材,也不管老師傅能從中記得多少(不懂的隨時問),先知手一揮,表示:之前的都是基礎和前提,接下來才是目前真正具備實用價值的好東西。
確定了樹種,還要從木料中選擇合適的部位:纖維走向筆直,質地紋理均勻,儘量避開木節。若有像紫杉木那樣“複合型的”,則要注意耐拉伸的做為弓臂外側,而耐壓縮的當為內側。
然後是修形。中間厚兩臂略薄,中間寬兩端逐漸修窄,大略如扁擔。要點是“表面平整,上下對稱”。
紫杉木蓄能主要在韌皮部,兩臂削薄注意削木芯,別搞錯嘍。
修出弓形之後,還需要微調。因為木材質地天然不一致,哪怕之前再怎麼精挑細選,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勻質。故此,必要通過彎曲來驗查,並對“偏硬偏軟”的地方做出相應處理,做到兩臂受力均勻……
再之後就是在弓梢部開弦槽,準備掛弦。
.
若是追求“製作簡易,隨壞隨做”,有鑑於個人加工技術,同時考慮到在野外臨時製作的境況,做到這一步也就算是完成了。整體性能也必定會比實驗型好上個一代半代。
不過,若想製作精品,還有一個影響耐久度,防止“易折”負面屬性出現的的重要步驟——馴弓——必須完成並做好。
問題是,馴弓會花費多少時間?數量和普及更為重要的現在,又是否必要?
……
管它嘞。使不使用另當別論,反正趁現在先和老師傅說一下,讓他心裡有個概念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