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念久九》第6章 五九:每逢佳节倍思卿(上)
每一个节日,都倍感亲切,
每一个想你的夜,都辗转难眠
我许下心愿,等待着下一道流星的滑落
那刹那间的容颜,都刻蚀在了字里行间
五九:元宵节(一)
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六游百病!
这几天的印象中,似乎总离不开忙碌:晚上各式各样好看的灯会、红红火火的旺火,白天大街小巷上形式多样的游街秧歌、街道两侧数不尽的地摊小货。而人,则始终都穿插在这白天与黑夜间,人看着热闹,人看着人,热闹聚集起了人,而人也成了热闹的一部分。哄哄闹闹,欢欢喜喜,仿佛这忙碌永远也散不去似的。
很喜欢元宵这个节日,带着节日的喜庆和散不尽的热闹,尽管不太喜欢吃汤圆这种东西。
小时候最喜在这个节日里跑出来,带着积攒了一个新年的压岁钱,悄悄地瞒着大人,带着表弟,去准备买玩具枪、买四驱车、买游戏机……不过,一般最后却又什么都不买起,但必会蹲在那一个个地摊前,把所有的东西都仔细的看个遍才尽兴。
小时候真的很羡慕那些摆地摊的人,因为他们的手里永远有着那么多我所不知道的东西,仿佛一个我永远都看不完的宝藏,而那其中的一件若是让我得到了,或许便足以开心上好几天了,而他们却每天都守着那么多有趣的东西,那是多幸福的一件事。这便是小时候最羡慕的事情。
不过那时候的我喜欢白天,却不大喜欢晚上。因为晚上往往人更是多,也更是吵,我却偏偏什么都看不见,只看着一大堆人欢天喜地着,却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热闹的让人莫名的心慌,烦躁。
以至于以前一家人晚上同出去看灯会时,还老是扫兴的大闹着不愿意出去,或者去了也拉着个脸,满脸写着大大的不开心。不喜欢人多,不喜欢热闹,觉得还不如留在家里静静地坐一会。为此一家人闹过好多次不愉快,如今想来倒是内疚不已,真是罪过。
而后来,反倒又慢慢的喜欢上了这黑夜,讨厌起了白天。总感觉白天的世界太吵、太轻浮,似乎直到晚上才能沉积下来。只是即便如此,其实也并没有多么舒服起来。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过来,原来,不是天空的颜色问题,也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只是自己心境在不停的变化而已,与外界无关。
家里人喜欢晚上去看扭秧歌、看灯会,其实往往大多数能看到的,也只是人而已。我倒是从小对这个不感兴趣,其实现在也依旧一样。
不过现在的我却不再回拒绝了,也不再抗拒,而扫了一家人的兴致。如今会乐呵呵的响应着号召,一同前去。然后他们去挤着人群看热闹,而我则站在人群后面看着他们,负责联络着众人,好不至于让一家人走丢,走散了。
这样一来,我发现自己反倒不再那么反感于此,倒是乐的起这份责任来。看着他们往热闹里凑去,看着他们和热闹融为一体,看着他们成了热闹的一部分,我竟也跟着开心的不得了。恨不得希望他们能再多热闹会,再多让我看一看,一直看到天明,再一直看到天暗,这样一直看下去。远远的望着家人们开开心心,未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只是很快,我就慢慢的发现,如今的元宵节晚上,他们反倒是不再积极的出来了,对热闹也不再上心了,反过来需要我主动的拉着他们才行。
这时我也才发现,他们却从来没有拉着脸说不去,也没有在脸上写着不乐意,只是笑呵呵的摇着头,和我商量着:
“老了,老了,折腾不动了。”
却没有拒绝过,依旧如以前那样一家人乐呵呵的出去。只是或许他们是真的老了,以前总是抢着要去的热闹,如今也变成了在大冷天里的受罪。我自然也就不在勉强,早早的回去了。临走前却还要歉意的再三叮嘱我:
“自己再转一转,不用着急的回去,在外面多玩会吧。”
哎!长大了以后,我才明白过来:原来,不懂事的那个人,一直以来都只是我一个人而已。
五九:端午节(二)
每年的端午节,都是个可爱的日子。因为她总是会早早的就开始暗示,也不忘提醒着我:明天便又是你的生日。
这些年,其实出门在外,四处求学的我已经很少再能感受到节日的快乐。不知道是因为身边的人少了,还因为是没有了家乡的味道。那些节日,也就慢慢的成了日历上的一个个符号,代表着特殊的含义,却只剩下了回忆。
而唯有端午这样的节日,因为有了你,心有牵挂,才分外特别,也倍感亲切。
我早早的将那五彩花线缠绕在手上,思念的那一端此刻便也仿佛轻轻连牵在了你的手腕间,感受着那诗意般的温柔,也愿这彩缕可以给你带去好运,祛病辟邪。
你可能不知道,端午节其实最初便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而系五彩绳,又叫长命缕,便是寓意“健康长命”之意,而你的幸运便是可以将这“女儿节”的庆祝延续第二天,这或许便上天对你的宠爱,为你的生日赋予了新的寓意:愿你青春常驻,也要可爱如初。当然,除此之外,提起端午,便不得不提另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粽子。
每次想起粽子,便总有一种想笑的怀念,怀念那条旧街,也怀念那个过去的人。
那一幕幕似水流年的记忆,那一个个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粽子,都像是一份份被人们藏在心里的秘密,用绳子扎的严严实实,生怕漏出了一丁点的缝隙,那浓浓的糯米香却早已暴露了一切,让人忍不住想要拆开。
那浓浓的糯米香,是相思,是多愁,也是岁月的留声机,记录着岁月的流铅,也刻录下了那些忘不掉的记忆缠绵。
“佳人相见一千年”。明明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日子,却总是会莫名的掺杂进几许伤怀。
请原谅,于这个如此美好的节日提起这些,只是想起你明天的生日,却不能在你的身边陪伴,甚至,或许以后也都已注定再无缘,这份愧疚和不舍便萦绕心间。
记忆中好似从来都没有陪你过过一次生日,在一起的时间终究太短,还没来得及相爱,便已就此离别。倒是离别之后为你悄悄的寄送过几次生日礼物,没有告诉过你,也不知道你是否收到。
后来,连自己都已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去为你去生日礼物,更遗憾的却是已经彻底断了你的所有消息,那一份份礼物也再杳无音信,这最后一丝与你的关联,便就此断了线。
为什么爱过恨过的人,便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年少时最爱的那个人,却不能陪伴你走到最后,可能就是因为爱过,所以才要刻意去遗忘。不管以前的故事有没有后来,只希望未来的你都能过得很好。
相爱不易,所以珍惜。仅此篇,亦作为你明天的一份未被送出的生日祝福。顺便,再怀念一下那个倔强、又让人心疼的可爱马尾辫姑娘。
五九:中元节(三)
“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
今夜无月,闲来无事,给你悄悄地讲一个故事:
也是在很久以前的今天,同样无风无月也已入夜。
一位儒面书生此刻正挑灯夜读,客居驿站,此番正是准备要进京赶考。科举在急,便想着趁夜路空闲,温习一下经书文典。
倒不是志向高远,要为那梦寐以求的功名利禄不顾一切,富贵满天;
只为能衣锦还乡,为那夜夜期盼的家乡父老争得些头衔,光宗耀祖。
正读的入神,却突然鼻尖嗅得一阵清香,不由让人神清气爽。
寻着芳香望去,原来是客栈下的那几株桃树此刻正桃花艳艳,隐约已结了些粉色的桃果,羞涩欲坠。
忽瞧得桃树下竟还站着一位桃粉衣裙的姑娘,仰望远边的夜天。
天色暗淡,天空中的月色不知道什么时候被那深云遮住,看不清那姑娘的模样。
倒有些担心那姑娘深夜孤独一人,衣着单薄,总觉有些凄凉。
书已经无心读下,书生也不是那痴呆教条之人,便索性带了件干净的衣物,起身下了楼。
既见得了就是缘分,瞧得了需给些关怀。
正所谓圣贤有言:“天下本是一家亲,出门在外相照应。”
既得了先贤教诲,也不去思索那是谁的言语,带着三分期待匆匆忙下了去。
出来门,看那桃树下,此刻却再也找不到一丝身影。
四下无人,四周静悄悄的有些悠远,只剩下了自己屋子里的灯火还透过窗户映着烛光,坐店的伙计早已经倚在了柜台上打着瞌睡。
书生四下看了看,好生奇怪,哪儿还有半点痕迹,刚才还俏生生的姑娘怎么就突然不见了踪迹?
过去轻轻的拍醒了小二,一脸睡眼朦胧。
“店家,刚才可瞧得了这桃树下的粉裙姑娘去了哪里?”
“客官真是好生雅兴,大晚上哪有什么姑娘,倒是就我一个粗糙的汉子在这里打着迷糊。”被人扰了好梦,那小二也是一脸不高兴,却又不敢惹了客官,一肚子的脾气只好全在了言语间。
书生也没在意,看了看四周,有些怅然若失。
只是瞧得那月色,不知何时,露了牙尖,亮的有些特别。
摇了摇头,自笑一声无解,上了楼,有些扫兴,便睡下了。
隐约间听得了一位女子轻轻哭泣,不知怎么的,忽瞧见一位粉裙姑娘站在那桃树下,掩面而泣,好生让人心疼。
书生走了过去。
那女子听得有人过来,慌张的掩面停止了抽泣。有些歉声道:“官人恕罪,小女子不懂礼数,扰了官人的清净。”那女子粉裙细语,脸上还带着梨花泪迹。让人恼不了半分脾气。
书生倒是有些同情这女子。半夜依旧垂泪,那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姑娘,可是得了什么委屈,这般伤心欲绝。”
女子擦了擦泪眼,有些生气又有些伤情:“官人明见,实不相瞒,小女子路过于此,其实是要去找我那竹马郎君。”
“既要找那如意郎君,应当是高兴才是,怎般这样伤心落泪?”
“哎!一言难尽,想我那竹马郎君,去年也是大约这般的时候。进京赶考,去取那功名利禄富贵荣华。
曾在那家乡的桃树前,执手相看着泪眼,相约此番前去,多则一年,必回到妾身身边,与妾身白首不分离。却没想到……”桃裙女子说到这里,轻轻的叹了口气。
书生正听到了紧要关头,不由出声一问:“后来发生了什么?”
女子有些幽怨的一叹:“一去了无音讯。”
“也许是你那如意郎君有要事在身,分不开心神。更何况一入繁华诸事纷扰,京城又离这里路途遥远,他有些繁忙,乱了头绪。”
“妾身也倒是希望如此,妾身愿意等着他荣归故里,愿意生死不离。绝不在乎这些孤寂的等待。
只是我那竹马郎君不久前却来家信。原以为是那情意相思言,却没想成了捣心断肠蝎。那桃花树下的誓言还在耳边,我那竹马郎君却娶了左贤相的女儿。”说到这里,那桃花姑娘就不由来的凄泣涟涟。
书生也听的不由有些火气冲天,脱口而骂:“好一个狗娘养的薄情寡义郎。”
桃花女子也是一阵肝肠寸断的抽泣,久久才止。
有些心意已决的断然而言:“妾身自知自己言轻身贱容颜薄,比不上那高门娇怡闺秀女。却真的不愿意相信自己爱上的竟是这样一个薄情寡义的夫婿。
心里还是有些期待,怕我那情郎身不由己。这番也想着进京和他当面说开语,到了这里却没想到触景生情,偶感了风疾。看官人也是这般书生意气,定是要及第高进之人。小女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官人能不能帮忙。”
书生听着生气,桃花女子也有事相求,心中也不由一松:“但说无妨,若是能帮,必不吝惜。”
桃花女子一喜,轻轻嘱托:“希望官人此次入京,能抽空拜访我那竹马郎君,无需多言,捎带一句:“情如柳下惠”,若是他心中还有着妾身,自然会回一句“常望心上人”,若是他已经忘记,小女子也就此心中无怨,就此和他恩断义绝,各自不扰。”
书生不禁有些微微动容,如此风骨志情,真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不由有些敬佩,若是她生得男儿身,定要与他结拜义弟。
豪气道:“小事一桩,只是不知道你那如意郎君何名何姓,也好让书生我能寻得他的踪迹。”
“姓苏名情字为卿。”
书生有些诧异,好一个如意郎君,未见其人,便让人相思。只是刚才听得他始乱终弃,书生嘴角微微一撇,有些不屑,心里暗骂一声风流浪子。
“姑娘请放心,我一定把话带过去,只是不知道到再次相见何时何地又该如何告诉你?”
“每年今天的这里,我都会在桃树下等着消息。”
“好,一言为定。”书生微微抱手一拱,作为礼仪。
却没想到一抬头,桃花女子竟不见了踪迹。
刚要四下寻找,却忽的有些头晕目眩,睁开眼睛,却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竟然躺着了床上,天色已明。
书生摇了摇头,道一声:“怪哉!”
此刻自己的书童管家早已经侯在了门外,路途遥远,已经催着要赶路。
考试重要,片刻不能耽误。匆匆的收拾了一下行李,吃了口早饭,想着昨天晚上那位桃花姑娘,理应去看一看她的病情。
问了半天,却没想到店小二说客栈里没有一位桃花衣裙的姑娘入住。
书生倒是不在意,或许一个姑娘家大白天不适合见生人,而且还身染疾病,自然不易下床,人们白天没有见过,倒也情有可原。又想到了自己和她有约定,见不见倒是无所谓,倒不如到时候给她送来消息,这样更有意义。
这样一想,也说的过去,就匆匆上路…
话说那书生一路奔波劳累,自是辛苦,倒也一路无话。
到了京城,赶快把自己关在客栈里认真的温习经书典故,准备着即将来临的考试,倒也忘了前些时候的约定。
寒窗苦读数十年,只为一朝登龙门。
先笔试,之后不安的等待着结果,再殿试,在朝堂上和天子当堂而辩。
一直忙忙碌碌,没想到最后竟真的登榜题名,鱼跃龙门。
笔试第二,殿试天子也大为赞赏。以前默默无闻的书生突然一夜之间变的风光无限。
请客应酬,观赏旅游。
家人来信还让自己拜会在京城附近的亲戚朋友。
一直东忙西忙的奔波了两三个月的时间。
京城的一场大雪这才让书生稍微暂得清闲。
放下应酬的书信,走到庭院,看着满天的鹅毛大雪,突然心有所感,想要赋诗一首。
让下人铺纸研磨,书生正要下笔,却听见门口有人敲了敲门。
书生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头,有些心烦,下雪都让人不消清净。
书童一看自己主子的脸色,便马上会意,知道自己的主子心里不开心,连忙跑过去开门。
却是一个跑腿之人,说是有要事见自己。书生摆了摆手,让他过来。
那人嘻嘻哈哈,先笑着拜了个安好福话:“小的见过文曲星大人,祝大人前途无限。”
书生摆了摆手,这几天见惯太多这样的虚礼,有些烦躁:“不要来这些虚礼了,你来这里可是有什么事情。”
来人被书生的生气吓得莫名其妙,以为哪里得罪了大人,赶紧收了嘻嘻哈哈的脸小心翼翼道:“回大人,小的奉王大人之命,给官人带了封信。”
说罢,双手奉上。
王大人是当今朝廷的重要人物,手握重权,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现在掌管着他们这些人仕途之路。
书生不想拂了他的面子,只好压了刚才的火气,打开信看了看。
其实内容也简单,就是一些祝福自己话,和想请自己去家里吃个饭。只是书信里隐约提到了王大人的女儿崇拜自己,想要认识一下自己。
书生自然知道在是什么意思,王大人想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自己。
如果娶了王大人的女儿,自己以后的仕途必将会平步青云。只是此刻书生却有些沉默了,心里倒是有些心动,却又犹豫不决。
不经意间突然看见眼前的庭院里一颗小树已经凋零的只剩下了枝干。
前几天太忙了也不曾注意到,有些好奇:“这是什么树了?”
一群下人被问的莫名其妙,不是看信吗?怎么突然问起了树。
书童却小心回答道:“回大人,是颗小桃树。前些日子还开的特别粉艳,这几天天气冷了,已经干枯的没了树的样子。”
桃树!桃树!
书生心头一跳,一些事情莫名涌上心头。脸上腾的一下就红来。
那桃花姑娘仿佛就在身旁哭泣,自己还曾经心里暗骂过那个男子:好一个狗娘养的薄情寡义郎。再想一想现在的自己,有何脸面骂她的竹马郎君。
转身提笔在刚刚的纸上写了封回信:
桃花语
桃花女子桃花树,桃花树旁香满路;
风雪压断桃花枝,桃花依旧明年开。
家中如意桃花妻,日日盼望桃花君;
冬雪封城虽尤切,不待明年桃花开。
提笔,书生长长的松了口气,身体仿佛都一阵轻松。吩咐人拿了信,带了些礼物去谢过王大人的好意。
回头收拾了行李,又拖关系在户部找一位叫苏情的人。没过几天户部就来了信。
只是让书生有些诧异,苏情确有其人,而且还是二十年前的一位状元。
听说当时一朝登龙门,颇得先皇的欣赏,就连当时权倾朝野的左相都青睐不已,甚至想着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不过后来被苏情委婉的拒绝了。而且据说苏情当时一心只想着衣锦还乡,连官位都不想要。
只是世事难料,当年正好先皇和左相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了几乎没有余地的地步,而苏情无奈又刚好被卷入了政治漩涡当中,身不由己。
一直等到了左相被先皇打倒,苏情才恢复了自由身,再加上当时先皇对左相要将女儿许配给苏情的事颇有芥蒂,苏情一纸上书告老还乡,便直接被许了。后来就没有了消息。
书生看完信,有些感慨万千。便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所想。
收拾了行李,悄悄地告别了一些重要的人,便留下了一封告老还乡的书信,带着管家书童离开了京城。
哪怕是寒冬腊月,路途遥远,书生也一身轻松,心胸畅快。
不知不觉,竟一路过了当初停留过的那个客栈。
此刻客栈已经没有了多少生意,伙计都打发了,只剩下了老板一个人烤着火炉。
书生触景生情,看着院子里现在只剩下枯枝的桃树。想了想,心中多少还有着许多的疑问和不解,便索性勒马进了客栈,和老板随便的聊起天来。
老板见书生举止不凡,也不敢怠慢。闲聊间更是发现书生谈吐不凡,便和书生聊的更是起兴。
书生有意无意问起了二十年前有没有一位桃花裙的姑娘来过这里,老板颇为健谈的说对那个女子记忆深刻:
“我记得那个姑娘穿着桃花色的裙子,曾在客栈住了几天,而且晚上的时候一直在院子里的桃花树下哭,别人问什么她也不说,只是一个劲的哭。
后来应该是感了风寒,病在了屋子里,后来没想到风寒加重,找了医生也没有办法,死在了客栈里。老板也是好心之人,没有怪罪姑娘的死晦气,反倒是后来根据姑娘的心愿,把她埋在了桃花树旁。
老板还说,以前这几颗桃花树长的一直不景气,自从把姑娘埋在这几颗桃花树下后,这几颗桃树就每年在中元节前后的这几日开的特别艳丽。
老板还感叹说是沾了姑娘的光,把这几颗桃花树给养活了。明年一定还会有桃花开的特别漂亮。
老板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晚上书生在这里住了一天,便回了老家。
家里人也知道书生志不在官场,不在乎那些荣华富贵,也没怪罪他。老父亲更是看的开,光宗耀祖就行了,当不当官无所谓。
书生回了家后,第二年的春天,便把自己一直喜欢着的一位同乡姑娘明媒正娶的娶回了家里。
秋天的时候,书生有事情要去京城办理,再次路过了那个有着桃花树的客栈专门停留了几天,一直等到了又是一年的中元节。
夜晚,无风无月,亦如去年的今天,只是树下却再没有了桃花姑娘。
书生笑了笑,也不在意。一路疲惫便早早的休息了。
隐隐约约,一位桃花姑娘在桃花树下悄悄地哭泣,书生轻轻的走了过去,那桃花女子梨花泪眼,却不再凄楚。
跪下身轻轻的向书生行了个大礼:“多谢官人帮忙!”
书生笑了笑,把桃花姑娘轻轻的扶起:“小事一桩!”
姑娘却摇了摇头:“于官人是小事,对于妾身却是最重要7的大事。妾身也终于可以安心投胎,如有来生,妾身一定感激不尽。”
书生笑了笑没有在意,第二天便上了路,却了一件心事。京城的事情也办的格外顺利。
心中终究没忍住好奇心,在户部查了苏情的家乡,便就当是散心的去了。
一到苏情的家乡,便远远的看见了村子口桃花朵朵,一阵秋风吹过,那一片桃粉色芳香便传到了鼻尖,还带着悄悄地风声,仿佛有人在轻轻的呜咽。
在村口看见一位老人,便下马向老人问了安好。心有所感的问起了这桃林的缘由。
老人有些慈祥的笑了笑说:“村口以前就一直有几颗桃树,但是不多。后来乡里的苏情进京赶考,两年以后才回来,应该是没考好吧,反正回来以后就一直闷闷不乐,在这里种下了这片挑林。一辈子也没娶什么姑娘,整天在这桃林里以这桃树为妻。”
书生连忙问道:“现在苏情还在吗?”
老人摇了摇头有些遗憾道:“如果你早来几天就好了,现在找他的话就可惜了!他今年刚刚去世,就在前些日子,就是中元节那天晚上的时候走的,现在就剩下了他的墓还在桃林里。”
书生道谢了老人,一个人进了桃林,苏情的墓很好找。就在桃林最茂密的地方,微微的凸起了一个简单的小土堆,一块木头上就简介的写着五个字:
苏情 字为卿
旁边还有一个凸起的小土堆,上面同样立着一块小木牌,同样写着五个字:
小桃 苏情妻
书生有些感动,在地上拿桃树枝赋诗一首:
当年桃花树,许下桃花缘;
情如柳下惠,常望心上人;
心系桃花意,不羡左贤女。
桃花年年开,桃风又一年。
轻轻的拜了拜两个人,转身离开。
第二年,书生的家里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
听说书生的妻子为书生顺利产了一胞龙凤胎,男的长的帅气多情,一看就是人中龙凤的样子;女的长的面若桃花,一生下来就楚楚动人,哭个不停。
听说两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特别乖巧,但是一旦把两人分开片刻,女的就一直哭个不停,男的就一定闷闷不乐。若把两孩子重新放到一起,便又乖巧如故。
书生喜得一男一女,在乡里大摆宴席,请客朋里,好不热闹。
高兴的当场给两个孩子取了小名:一个叫为卿,一个叫小桃。
故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