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小说
精品美文小说推荐

完整版《国士无双杨宗保》小说在线免费阅读

国士无双杨宗保免费阅读第16章 百艺待兴

  杨宗保听得哈哈大笑,是啊,椅子的称谓在大宋还未流行,他只能说到:“既然它体现了木材的搭配之奇,不如将‘木’,‘奇’合一,就称为椅吧。其实只要你们根据民生需要,椅可以改变他的任意形状,可以有靠背椅、扶手椅、圈椅,圆椅。这样,民间百姓,也能各取所需。”

  他接着笑问牙伯:“那我这个图样可以入得厅堂吗?”

  牙伯笑道:“那是当然。”

  杨宗保说道:“既然可以登堂入室,结交宾客,不如就称此类为交椅,其它的当然根据它们各自的形状与功能命名了。”

  牙伯连忙笑道:“少爷果然有大才。要不是有鸿鹄之志,上阵杀敌之心,若是专攻匠艺之道,未尝不能成为一代宗师啊。”

  杨宗保听得冷汗直冒,这样的新发明还是少弄一些吧。什么活字印刷,凹透镜成像之类的,还是交给以后的沈括去记载吧。

  牙伯身边的顾老头,一番比较之后说道:“小少爷说的确实不错,若将望月斋内的席位改为两把交椅和一个案台,那么官家赏赐的《太宗猎虎图》和杨家祖上传下的《杨门训子图》都可以存放于书斋之中了。”

  牙伯放下心来,笑道:“今天多亏了小少爷,但是不知小少爷今天到技艺堂来,所为何事?”

  是啊,杨宗保这才想起,因为丁常的画和交椅的问题,居然把自己来的目的给忘记了。

  杨宗保看到技艺堂里人多嘴杂,就和牙伯一起离开。刚一离开技艺堂大院,就碰到了牙伯的孙子,在厨房帮排风丫头的杨顺。

  顺哥儿看到平时相熟的宗保少爷,正准备玩笑几句,却见到跟在宗保少爷后面,气喘吁吁却依然神情兴奋的老头儿正是自己平时畏之如虎的爷爷。

  顺哥儿一看到爷爷驾到,马上就想转身开溜。

  牙伯看到顺哥儿的身影,立刻大喊一声:“不成器的东西,见到少爷也不行礼么?”

  顺哥儿正想申辩两句,牙伯却接着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人家皆说‘君子远庖厨’,我们这样的人家,也不求你诗书礼仪传家,搏一个文人雅士,谦谦君子的名声。只是我们祖上工匠技艺,你不愿传承,那么就应该是有鸿鹄之志了?”

  顺哥儿说道:“我现在有什么不好?你为什么轻贱我在厨房帮工。”

  牙伯说道:“当年你父亲不肯继承祖上的技艺,是为了投身沙场,以身报国,那你呢?你可愿参军?年纪轻轻,却只在疱肆厮混,我还骂错了你?”

  顺哥儿此时却不再反驳了,只是涨红着脸,说道:“我在厨房帮工,顺心得很,将来未必不能有开山立派的大成就。”

  杨宗保也看出来了,杨顺天生就对饮食之道颇感兴趣,想在这方面钻研浸淫,只是牙伯似乎很是看不起庖厨这份职业。

  牙伯年纪颇大,杨宗保如果一味的用一些现代的理论不一定能说服他,只能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一番思索之后,杨宗保笑着说道:“牙伯,你难道还没吃够世俗偏见的亏吗?确实,历朝历代,开国以来,讲究士农工商。奇工巧匠者,身份地位仅仅比重利轻义的商人为高,为人处事处处低人一等。难道,你就真的甘心身怀惊天的技艺却被人鄙视?”

  杨宗保说到的正是牙伯的痛处,他轻贱孙子在疱肆厮混,此时才想到自己这工匠同样被人看不起,但这等级划分却是自古已然的定律,他也无可奈何。

  杨宗保接着慷慨激昂的说道:“乡野百姓,起早贪黑,为国家提供税赋钱粮,是为国之根本。能工巧匠,匠心独具,呕心沥血数十年,方能在木石工艺上小有成就,造出亭台楼阁,民用所需,是为民之脊梁。一些文人骚客,只会荒唐空谈,纵使稍有才华,可惜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轻贱苍生,又何以窃居高位?”

  牙伯激动的说道:“少爷知道我们匠人的苦处?”

  杨宗保说道:“牙伯,本朝开国以来,虽然匠人,富贾地位没有提高,但是朝廷已经没有强制匠人服劳役,入贱藉,民间对匠人工艺多有运用。如今国力日盛,想来在未来太平盛世,理当百废俱兴,百家争鸣,牙伯的技艺也就能够得以传承了。”

  牙伯听到宗保的话,露出向往的神色。而顺哥儿此时更多的则是陷入思索之中。如果承平盛世真的到来,自己又将何以立身呢?

  杨宗保倒是没有像其他穿越者那样,一重生就对制度颇多抱怨。毕竟现世之人,所认识到的历史人物,统统都是教科书脸谱化的结果,忠的?奸的?政策是对的?导致国力积弱的?颇有政绩的?昏庸无能的?你凭什么一语断定别人几十年的政治生命?

  他相信每一个高位者他从民间久经官场考验,历尽沧桑,才能入得中枢,商议国策。难道这样定出来的政策全无道理?纵然是他们有什么历史局限性,但必然每走一步,都将一个帝国推向他所认为的更强的方向发展。即使从几百年后,看来政策落后,关系腐朽,但必然也有那段时空间的限制存在。

  要想国力富强,杨宗保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发展工商业。只可惜此时的北宋还有诸多限制。

  外敌环视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国内河工本就极为不堪,农民收成几乎年年遇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发展商业,则由于商业的高利润与高回报,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商业,势必导致更多的农民离开耕地。

  在封建社会,土地是统治的根本,所以历朝历代重农抑商的政策,无非是将农民绑在耕地上的政策而已。

  哪怕就是后世当代,过快的发展工商业和服务业的弊端也已经体现,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锐减。这是畸形发展的必然恶果。

  既然工商业利润如此丰厚,你又凭什么逼农民还呆在耕地上,难道他天生就该当农民?难道他天生就不能赚更多的钱?正是这样的思想,必将导致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城市人满为患,农村耕地荒废已成无法挽回的定式。

  在此等情况下,国家只能不断减免农民赋税,说白了,无非是极力让农民赚多点,让他们体会到种田养猪未必比在城里起早贪黑打散工赚得少,力求将劳动力留在农村。

  在二十一世纪如此多的经济学家,国力如此强盛的情况下,这种混乱的局势都难以改变,何况是如今的大宋。

  如今的大宋无论是内部官僚体制,还是军制都有着颇多的弊端,但杨宗保深深的知道,一个空有理论与抱负,却没有自身势力的理想派改革家,只会导致国家陷入更大的动乱之中。

  王安石就是个鲜明例子。不管思想多么理想前卫化,但是过于激进的变法只会导致朝廷的动荡,加剧党争的你死我活,成为卑佞小人窃取高位的手段。

  杨宗保出于这些考虑,也就没有一重生就定下建设共产主义,打下大大疆土,收拢天下美人的志向。他深切的知道一个大宋朝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和谐稳定。

  和谐稳定并不是被后世诟病的偏安一隅。后世之人对宋朝的评价理解向来是颇为偏颇的。在对宋的研究上,杨宗保反而更加重视明朝大儒杨慎的研究。

  为什么?宋朝江山毁在蒙古人手里,造成了‘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耻辱。明朝最后驱除鞑虏,才得以恢复汉人正统。那么古往今来,为了以史明鉴,品兴亡而知得失,当然是离宋最近的明朝研究的最为通透。

  如今北宋尽占江南富庶之地,只要国家稳定,修河工,平民怨,国力强盛自然四夷臣服。从而实现大宋朝的和平崛起。

  当然,杨宗保所想的和平崛起,并不是完全放弃军队和武力。恰恰相反,一个没有武力的富庶之国,只会成为强邻的到嘴鱼肉而已,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强国。

  杨宗保只是不想因为虚荣的扩充疆域,就将急需休养生息的百姓置于兵凶战火之间。

  如今是大中祥和三年底,也就是公元1010年,根据大脑中杨慎的记忆,未来的四十年可以说是北宋走向顶峰的四十年。如果在这四十年里,兴工商,强国兵,肃吏治,北宋自然可以成为百年盛世。

  如今北宋尽占江南富庶之地,只要国家稳定,修河工,平民怨,国力强盛自然四夷臣服。从而实现大宋朝的和平崛起。

  当然,杨宗保所想的和平崛起,并不是完全放弃军队和武力。恰恰相反,一个没有武力的富庶之国,只会成为强邻的到嘴鱼肉而已,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强国。

  杨宗保只是不想因为虚荣的扩充疆域,就将急需休养生息的百姓置于兵凶战火之间。

  如今是大中祥和三年底,也就是公元1010年,根据大脑中杨慎的记忆,未来的四十年可以说是北宋走向顶峰的四十年。如果在这四十年里,兴工商,强国兵,肃吏治,北宋自然可以成为百年盛世。

  杨宗保知道,这一切,都是在澶渊会盟之后,宋辽百年和平的基础上实现的。没外扰方能清内政。只是杨宗保重生之后才知道,公元1004年的澶渊会盟根本就没有签,那么大宋还能不能保证没有边患之祸呢?

  何况就算是所谓的太平盛世,杨宗保也深深体会到了所谓不见硝烟的战争是多么凶险。

  在史书上,大中祥和三年,是一片繁华景象。真宗皇帝终于有了自己的子嗣,辽兵也已经多年没有犯境。朝中寇准,王旦,李迪,将门下中书把持得张弛有度。丁谓,王钦若并没有大的奸佞之举,挑起党争。

  杨宗保只有真正投身其间,才能体会到这貌似平静之下的凶险杀伐。几天之内,‘总军师’的明枪暗箭,已经让杨家损兵折将,这份凶险,当然不是一纸史书,数十言语可以呈现的。

  本来只是在想手工业和商业应该如何才能够切合时宜的稳定发展,却最后还是联想到了总军师的身上。

  杨宗保拍了下顺哥儿的肩头,鼓励的说道:“不出几年,能工巧匠们百业俱兴的黄金年代就会到来。牙伯,你以木石技艺传家,是一种传承。同样,顺哥儿如果真心喜欢厨艺一道,以后未尝不可以在厨道上开山立派,这未尝不是一项技艺啊。”

  顺哥儿眼睛一亮,连忙对爷爷说道:“爷爷,我在庖厨之地,并不是厮混,我有很用心的钻研这门技艺,虽然我没有传承爷爷的技艺,也没有像父亲一样建功立业,但我会努力,不会浪费即将到来的百年良机的。”

  到了这个份上,牙伯也只能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了。他转头对杨宗保说道:“少爷把小人带到这里来,不知有什么吩咐?”

  杨宗保问道:“牙伯,府里面关于木料的选取,是怎么流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