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明末夹缝中免费阅读第五章:不做无用书生
在大明这个时代,寻常人家,一日两餐。
次数少了,每一顿的食量自然就要增加,至少要保证家中劳力的体力。
但这一晚的晚饭,唐溪东很明显发现,碗里的粥稀了不少,再看看柳莲清藏在眼底的愁绪,唐溪东自然知道山寨存粮不多了。
一旦山寨没有进项,面临的便是吃老底儿的局面。
山寨上下一千多人,每日消耗的粮食再节省也在千斤多,更何况这时候的粮食产量质量并不好。
去岁至今,少雨,连寨中梯田都无人耕种了,山西这个地方一年只产一季麦子,再加上多山,田地肥力不足,产量并不高。
如今不止山寨缺粮,整个北方都少粮,漕运破败,南地粮谷运不到北地,再加上地主大粮商囤积粮食,农民活不下去,只有两条出路,一是做流民,二是去造反。
落梁山的状况相比其他地方还算好的,但这样的日子用不了多久只怕也过不下去了。
甚至,最近山寨中还传出一种议论:不如投靠反军。
当然,只是少数人这般想罢了,毕竟造反可是要杀头的。
但这一切,暂时与唐溪东无关,因为他在这山寨中还只是个闲人。
要改变山寨的状况有很多种,但唐溪东需要先改变这些人对于自己的看法,否则说出的话没有人会重视。
其实他不一定要待在这没有前途地方,但一来之前那具身体影响着他,二来这是他来到大明之后第一个收纳他灵魂的地方,大概是天意吧。
一夜无话,有了火炕唐溪东睡得很安稳。
大早上,还在被子里裹着,就听见屋外传来呼唤声:“唐先生、唐先生……”
睁开朦胧的睡眼,唐溪东清醒一下,才记得昨日答应少年们今日要去为他们家盘火炕。
于是,随意洗了一把脸,换上衣服,唐溪东便出了屋。
清早还很冷,但少年们已经等不及了,只是那一张张脸冻得有些发青。
于是唐溪东招呼他们回屋,再给炉子添上柴火,烧的旺旺的。
唐溪东闲下来,才发现今日来的孩子又多了五个,十三个孩子进了屋,挤得满满的。
每个人都贪婪的享受着屋里的暖和气儿,没有见到过火炕的孩子更近挤到跟前,啧啧称奇。
“做事情,不能心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会儿还冷,等一会儿大家一起去,人多好办事,赶点时间,今晚你们中间就能有人住上火炕。”唐溪东笑着看着眼前的孩子们。
暖和一会儿,唐溪东便带着孩子们向前山走去。
“唐先生,昨日我把火炕告诉我娘了,但她不相信,一会儿你能给我娘说说吗?”昨日那个瘦小的孩子,脸上有些不安。
“不用说,我屋子又不锁门,你不如带着你娘去看看,只要她见到,自然会答应盘火炕的。”唐溪东拍拍他的脑袋,笑着安慰。
“刘聚财,你赶紧带着你娘去先生屋里瞧瞧吧!先生,既然刘聚财他娘不同意,不如先去我家,我家我说的算,没人反对。”大个子唐三弦,拉着唐溪东的手臂,要先占个头名。
看着唐三弦期望的眼神,唐溪东便点头答应了,于是一行人被兴奋的唐三弦带向自己的家。
山寨大多数的房子都是砖瓦掺着条石盖成的,烧砖是件麻烦事,山寨在大多人眼中,并不是个长久住所,自然不会费心费力的去搭理。
但这些人这般想着,时间已经过了很多年,不长久的地方慢慢变的长久。
放眼天下,能安身的地方怕是没有几个了。
也就慢慢把山寨当成了家!
没有了地的农民,就相当于放弃的活下去的机会。
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慢慢也沾染上了一些山匪的习性,慢慢丢弃了种地的技能,安于抢占别人努力之后的收获。
这一切,都是唐溪东来到山寨之后,慢慢发现的,但对于自己发现的这一切,唐溪东没有权利去指责。
人可以指责很多东西,但是唯独不能指责对方为了活下去。
唐三弦家的房子相比邻家,要显得破旧,他爹死的早,留下孤儿寡母,母亲并不是个持家的勤快人,连带着唐三弦也变得游手好闲,家里自然不会怎么打理,好在在唐三弦身上还没有失去那股纯真和朴实。
唐溪东来的时候,唐三弦他娘正陪着邻居坐在门口闲唠嗑,对于唐三弦介绍的会盘火炕的唐先生,根本就没有打理。
在唐王氏的眼里,火炕是什么她没见过,但这像闲人一般的书呆子她是见过的,自然不会有什么尊敬和好感。
于是唐三弦有些难堪,正是好面子的年纪,眼看脾气就要上来,还是唐溪东沉下脸来制止了他,冷冷训斥一句:“天大地大,孝道最大,以后可要改改你那臭脾气了,你可就这么一个亲人了。”
说来也奇怪,两人接触并不长,不过昨日一下午罢了,但脾气冲的唐三弦竟然很乖巧的听话点头。
既然来到了唐家,自然就开始了盘火炕。
有十来个少年帮忙,再加上唐家也没什么家具,很快屋子就被清理出来。
唐家最好的一点就是,当年砌墙剩下的破旧砖块和条石还留着,这便剩下了很多事。
唐溪东这一次,并没有亲手去做,而是指挥着少年们,亲身示范之后,让他们动手去做。
少年们正有兴趣,亲自动手才能感悟成就,才能掌握火炕的技能。
但想让他们练手,自然需要时间来打磨。
于是差不多花了一上午的时间,院子里众人干得热火朝天,唐家的火炕才算盘好,一样,先点上柴火,焐热晾干土炕,否则气温低,到了晚上也住不上人。
干完唐三弦家的活,本来到了吃饭的时间,但唐王氏看样子也没准备饭,唐溪东昨日吃了不少兔肉,肚子并不饿,再问问还在兴头上的少年们,纷纷摇头叫喊着不饿,于是众人转场,去了瘦小的刘聚财家。
之前忙碌的过程,刘聚财早带着自己的娘和妹妹去后山亲身体会了火炕的好处,于是全家人便统一的意见,火炕要赶紧请唐先生为他们盘上。
刘家,一样瘦弱的刘张氏倒是很客气,连连道谢,还让唐溪东等会忙完留下吃饭。
这一次不用唐溪东开口,一伙少年便像土匪进家,各种不值钱的物件往出搬,清出场子,便四处找材料。
山上石料是不缺的,就是得费劲去石料堆里搬,但能花力气办成的事难不倒这群半大小子。
石料有了,泥巴和好,接着便开始盘烟道,烟道这东西还是有技术含量的,毕竟稍稍位置不对,烟雾就排不出去或者跑得慢,少年们毕竟不熟手,还是得靠唐溪东上手,唐溪东还是一样,一边盘一边给少年们,讲高度、讲方位、讲尺寸、还有因地制宜的变通。
吸收新知识的少年,每个人都听的很认真。
这让唐溪东很欣慰,这便是他要得效果。
其实这些孩子与他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想到他们的落寞还有昨晚吃烤兔时的幸福笑容,他心里很愿意为他们做些什么。
最想做的,大概是潜移默化的纠正他们之前的劣性,重新塑造他们的品行。
不是叫他们做什么好人,叫他们做什么好人,在这乱世相当于谋杀他们,而是让他们对自己对生活对环境对外面的世界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认识。
希望能帮他们在这乱世更好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