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去鎮上?這更不行了?那麼遠的路,我們在那又人生地不熟的…不行不行。”容蓉連連搖頭否定。
董晴也不氣餒,繼續說道:“娘,您就信我這一次好不好,本錢也用不了多少,您先按我說的弄出十三香,我們先滷些青菜,到時候您讓二叔二嬸過來嚐嚐味道再決定要不要擺攤。
二叔常年在鎮上務工,見多識廣,如果到時候他說能賺錢同意擺攤我們再擺,您看這樣行嗎?至於您說的去鎮上遠,人生地不熟的,如果能賺到錢,那就都不是問題。”
最後董晴看容蓉的臉上明明出現了鬆動,但還是不鬆口,又補充了一句:“這次就當作是我提前和您要嫁妝,如果要是真賠錢了,到時候我不要嫁妝就是了。”
“晴晴,你…”容蓉滿臉吃驚的看著自己的女兒,有些心酸,不知道怎麼和董晴解釋,最後只能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
董晴並沒有認為容蓉對自己有什麼偏見,又或者是重男輕女之類的,她之所以這麼說也只是為了想讓容蓉點頭。
飯後,董晴開始指揮容蓉和董航晾曬丁香。
由於容蓉經常會上山採藥,然後處理曬乾之後拿去賣,所以家中很多簸箕和木架可以專門用來晾曬藥材。
新鮮的丁香也可以用,不過這次採摘了許多,董晴是按照一年的量準備的,所以必須要將其曬乾,以便於保存。
在這期間,容蓉都沒怎麼說話,董晴知道,她這樣是因為自己剛剛的那番話,不過沒關係,等到他們賺錢了之後就好了。
正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一個家庭又何嘗不是呢?
三人很快就把全部的丁香曬上,接下來就是做十三香了。
十三香的材料很多都是藥材,容蓉這裡幾乎都有,沒有的也都是些瀚雲國的香料,比如肉蔻、小茴香、八角。
所以從數量上來說,這不是十三香,而是十香。
雖然在味道上也許會差上一些,但是在這封閉落後的大齊國還是夠用的,而且還將會是史無前例的第一份。
董晴不知道十三香的比例是什麼樣的,不過她在現代的時候經常自己做飯,也拆開滷料包看過,只能憑藉著感覺自己瞎抓,想著先把湯熬出來,嚐嚐味道到時候再添些調料就是了。
不過除此之外,還要弄些醬油、鹽巴和冰糖。
鹽巴,董晴看過,家裡有那麼一點點,不過卻還不夠。
這個時代的鹽雖然不是很貴,但也不便宜,勤儉慣了的容蓉做飯的時候幾乎不怎麼放鹽,所以家裡的儲備並不多。
至於醬油和冰糖就完全沒有了,在原主的記憶裡,只有在董銘祖活著的時候才在家裡見過醬油,至於冰糖,去年過年的時候董銘生倒是偷偷給過原主和董航幾塊甜甜嘴。
古代的村子沒有什麼小賣鋪超市之類的,大家一般都是以物易物,關係好一點的可以借點先用著,等有了再還,要麼就是去集市或者是鎮上買。
容蓉準備拿些銅錢去隔壁的趙家買點醬油和冰糖。
趙家當家的叫趙全,今年三十歲出頭,長得不高,身材也是瘦瘦的,但卻十分能吃苦,祖傳了一門做豆腐的手藝,天不亮就擔著做好的豆腐來往於附近的村子之間。
這樣早起貪黑的付出也是有回報的,起碼他家的生活就很不錯,在整個北峪村算是小康之家了。
趙全的妻子也姓趙,只比趙全小兩歲,也是個能幹的人,趙家有兩畝地,平時都是她一個人在打理。
趙全還有一兒一女,女兒就是之前董航提到過的大鳳,今年十五歲了,已經說了門親事,只等明年出嫁了。
趙大鳳雖然長得不高,也不怎麼好看,但卻長得很白,還有一雙巧手,經常會接些繡活在家中做做,偶爾還會做些香囊,收入也很可觀。
至於趙全的兒子,大名叫趙鯤鵬,還是當年董銘祖幫著給起的,小名叫小豆子,比董航大兩歲,八歲的孩子已經比董晴高了。
其實也不難理解,他的父親母親和姐姐都是勤勞肯幹能賺錢的,家裡就他這麼一個男丁,自然是百般寵著,從小吃的好,自然長得高。
所以身材矮小的董航很嫉妒他,和他不對付,總是吵架。
昨天趙全領著全家人去了岳丈家,今天中午才回來,所以並不知道昨天李婆子一家過來的事,容蓉他們從山上回來的時候剛好碰見,還打了聲招呼,才知道趙家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