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我在明末開紙紮鋪》是一本十分好看的書,這本小說的主角是蘇浩張嘉燾,主要講述了:“那蘇兄弟便先安排一下家裡的事情,我們隨後便出發。”聽到蘇浩決定了,何六點了點頭道。“三位老哥也要去?”蘇浩一愣,他還以為這個考核就他一個去呢。“我們三人是此次考核的監考。”何六沉聲道:“我們三人不會…
《我在明末開紙紮鋪》免費試讀第53章
“那蘇兄弟便先安排一下家裡的事情,我們隨後便出發。”
聽到蘇浩決定了,何六點了點頭道。
“三位老哥也要去?”
蘇浩一愣,他還以為這個考核就他一個去呢。
“我們三人是此次考核的監考。”
何六沉聲道:“我們三人不會輕易出手,一旦出手,那蘇兄弟的考核就失敗了,而且蘇兄弟若是通過此次考核的話,也是加入我們這一隊。”
這是錦衣衛的傳統,其他人作為監考的話,難免會有徇私,但是同一隊伍的人作為監考,絕對不會有人敢徇私,因為錦衣衛衙門下發任務是按照實力下發的。
就像上次的閆永一樣,錦衣衛衙門是經過嚴格篩選後,認為他們三人的實力可以對付得了閆永才派他們去的,若是蘇浩加入他們,那以後錦衣衛衙門下發任務就是按照兩個百戶和兩個試百戶的實力下發的。
幫蘇浩作弊等於自殺,沒人會為了錢做這種蠢事!
“那我們現在就可以出發了。”
蘇浩淡然道,像金銀和虎骨酒、虎骨膏這些寶貝他都已經藏到了安全的地方,他自己又是孤家寡人,根本沒有需要安排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出發吧。”
何六點頭,能省點時間也是好事,從山東的消息到河南現在已經過了三天了,若是繼續拖延下去,難保賀濤不會察覺到不對。
“走吧。”
蘇浩點了點頭。
很快,四騎快馬衝出了商丘縣城,朝著東昌府急馳而去。
…
商丘縣離東昌府並不遠,中間只隔了一個山東的兗州府,四人一路快馬揚鞭,逢驛換馬,終於在天黑之前踏入了東昌府的地界。
“前面有個驛站,我們先休息一晚,明天再去朝城。”
何六開口道。
“好!”
姜世忠和甘陽、蘇浩三人點頭同意。
此時的蘇浩只覺得全身上下的骨頭都不屬於自己了,已經被徹底顫散了,他可不比何六他們三個武者,對於武者而言,這種程度的顛簸只能算是熱身,對他來說,這就是要命的活了,要不是福伯暗中控著馬,他根本騎不了這麼久。
進了驛站後,蘇浩第一時間狠灌了一口虎骨酒,然後催動養元訣加快藥力消化吸收,在溫和的藥力下,渾身痠痛有了一點點改善。
第二天,天色剛亮,四人便再次騎馬趕往朝城。
………
僅僅兩個多時辰,四人便趕到朝城。
朝城縣衙外,四人翻身下馬,朝著縣衙走去。
“爾等何人?”
見蘇浩四人直奔縣衙,兩個守在門外的衙役連忙擋在四人身前。
“錦衣衛,我們要見知縣。”
何六拿出了百戶令牌,淡然道。
“官爺裡面請!”
看到何六手中的錦衣衛百戶令牌,衙役連忙彎腰諂笑,另一人則匆匆跑向後衙,去向知縣稟報。
在縣衙大堂中坐了沒多久,便看到一個身穿七品官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來。
“幾位,下官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你們盼來了。”
剛踏入大堂,楊永康便面帶笑容地說道,本來以他的身份遇上錦衣衛百戶還不至於如此諂媚,奈何現在縣裡有個白蓮教的妖人在,現在鉅野那邊的叛亂可是正如火如荼,他已經有十幾個同僚死在那些白蓮教妖人手中了,他可不想步那些同僚的後塵。
何六也是混老了官場的老油條,自然不會傲氣沖天,和楊永康客套了一番後,才問道:“楊知縣,我們剛到這裡,對於具體情況還不怎麼了解,勞煩楊知縣替我們解惑一下。”
“何百戶,事情是這樣的,十天前,縣下面的九里溝有村民前來告狀,說是村裡有妖人蠱惑百姓,還害死了他兒子。”
楊永康苦著臉道:“這半年來兗州府那邊徐鴻儒帶著白蓮教徒起兵叛亂,下官聽聞此事,便派縣裡的捕頭偷偷去九里溝打探,這才發現那個妖人在九里溝暗中宣揚白蓮教,收納信徒。”
“後來通過府城那邊確認,在九里溝那邊傳白蓮教的是徐鴻儒的三弟子賀濤,於是府城那邊便向你們求援。”
“賀濤在九里溝傳教,楊知縣就沒提前察覺?”
何六皺眉,這是東昌府送去的卷宗裡沒寫的,白蓮教蠱惑人心的手段可不少,若是在捉拿的時候讓對方鼓動村民反抗,他們不但任務可能失敗,連小命都可能不保。
“何百戶,那妖人手段奇詭,蠱惑了里正和村裡兩個大族的族長,若非有人來報案,下官還被矇在鼓裡呢。”
楊永康苦著臉道。
聽到楊永康的話,蘇浩也不覺得奇怪,古代不比現代,古代交通不便利,皇權也就到縣城,鄉下是家族的天下,族規比王法都大,鄉下犯了事,大多是族規處置,真的出了族規處理不了的才會鬧到縣裡。
對方用幻術蠱惑了里正和村裡大族的族長,別說只是宣傳白蓮教,就是造反稱帝,縣裡也未必知道。
“楊知縣,報案的那個人呢?”
瞎想了一下後,蘇浩開口問道,他現在更想知道的是對方會什麼左道之術,白蓮教傳承了數百年從沒有斷過,教中左道之術不知凡幾,若是知道對方的底細,他也可以提前防範。
“就在縣衙之中。”
聞言,楊永康連忙道:“我這就讓人帶他過來。”
說完之後便讓大堂外的衙役匆匆去帶人,沒過一會,一個身穿粗布衣服的老農便在衙役的帶領下走進了大堂。
“小人拜見幾位青天大老爺!”
看到身穿錦衣衛官服的何六幾人,老農跪地痛哭:“求幾位青天大老爺為小兒作主啊。”
“起來回話。”
何六平靜道,然後看了蘇浩一眼,示意可以問話了。
“我問你,你是哪裡人,你兒子怎麼會死在那個妖人手中?”
思考了一下後,蘇浩開口問道,對方既然控制了里正幾人,自然會防著村裡的百姓,而且對方選擇了傳教,更不可能會隨便殺人,引起官府的注意了,可現在卻被眼前這個老農告到縣裡來,肯定沒那麼簡單。
PS:這裡出自《卷四·白蓮教》內容有所改動。
原文:
白蓮教某者,山西人,忘其姓名,大約徐鴻儒之徒。左道惑眾,慕其術者多師之。
某一日將他往,堂中置一盆,又一盆覆之,囑門人坐守,戒勿啟視。去後,門人啟之,視盆貯清水,水上編草為舟,帆檣具焉。異而撥以指,隨手傾側;急扶如故,仍覆之。俄而師來,怒責:“何違吾命?”門人立白其無。師曰:“適海中舟覆,何得欺我?”又一夕,燒巨燭於堂上,戒恪守,勿以風滅。漏二滴,師不至。儽然而殆,就床暫寐;及醒,燭已竟滅,急起爇之。既而師入,又責之。門人曰:“我固不曾睡,燭何得息?”師怒曰:“適使我暗行十餘里,尚復云云耶?”門人大駭。如此奇行,種種不勝書。
後有愛妾與門人通。覺之,隱而不言。遣門人飼豕;門人入圈,立地化為豕。某即呼屠人殺之,貨其肉。人無知者。門人父以子不歸,過問之,辭以久弗至。門人家諸處探訪,絕無消息。有同師者,隱知其事,洩諸門人父。
小說《我在明末開紙紮鋪》試讀結束!